【三比三争】宜春奉新: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助力城市基层治理

“南门尚街33号楼前的井盖有破损,存在安全隐患,请尽快协调更换。”近日,快递外卖“小哥”小吴将发现的隐患以“拍照+定位+语音”的形式发送至社区网格“专职网格员”群内,这只是奉新县圣殿社区吸纳快递外卖“小哥”参与基层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以外卖员、快递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数量日益增多,他们穿行在大街小巷,联系着千家万户,逐渐成为城市的移动探头。“如何发挥这些城市的移动探头作用,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劳动者积极参与城市基层治理,重点需要调动新就业群体参与的主动性、参与的有效性和参与的可持续性。”县委组织部副部长、两新工委书记袁斌如是说道。奉新县以“三比三争”活动为抓手,坚持以新就业群体需求为导向,不断强化政治引领,积极探索了一条将外卖骑手等就就业群体变身“移动微网格员”,参与城市社区基层治理的新道路。

整合“新”资源,将阵地资源转换成治理触角“在这里,我们累了可以坐空调房里休息下,无聊了还可以看下书,手机没电了可以充电,也有免费的WIFI,中午还可以用微波炉热饭,真是太好了!”一快递员在圣殿社区的快递外卖“小哥驿站”休息时说。“要引导快递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我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新就业群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社区党工委书记钟山如是说到。为此,社区党工委在县委两新工委的指导下,整合新的党组织活动阵地资源,在圣殿社区和校前社区等重点打造了“小哥驿站”,驿站内配备电视机、饮水机、储物柜、微波炉、充电线、免费Wi-Fi、急救药箱、充电桩、影剧院等多项设施设备,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临时休息、免费充电、就餐热饭、困难帮扶、图书阅读等服务,为新业态就业群体打造一个温暖港湾,其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热情也大大提高,由被动者变主动者,实现了从城市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移动探头,仅2023年前三个季度,全县报名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达50多人,城市基层治理的触角大大延伸。

摸清“新”底数,构建“1+3”基层治理架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数量大、分散广,前提是要做好基础工作,着力摸清底数,做到“门儿清”社区管委会党委委员王琦说到。以“两个覆盖”为契机,社区党工委联合市监局等部门对辖区内新业态企业网点、站点分布情况进行“地毯式”摸排,全面摸清行业主体、从业人员、组织情况、党员情况,分类建立台账。在摸清底数和充分调动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积极性的基础上,奉新县大力推行“1+3”基层治理网络架构,即建立一个积分兑换制度+“新就业群体报告+社区接单反馈+党工委协调解决”三级治理网络架构,实现了新就业劳动者特别是其中的党员发现问题或安全隐患及时报告获得积分,社区接单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反馈给社区党工委),社区党工委协调城管、住建等职能部门解决,新就业群体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或礼品,真正实现了正向激励闭环系统,仅2023年前三个季度,新业态新就业劳动者达反馈问题达到200余个,吸收采纳并解决80余个,城市基层治理进入了良性循环的新局面。

激发“新”活力,提升新就业群体参与归属感。“加入城市基层治理队伍,虽然对我们来说仅仅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但是我们不仅仅有积分可以兑换礼品,更注重要的是有了被人重视的感觉,真正体会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一位在奉新美团工作的快递小哥小李说到。“要解决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关键就是要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聚焦新业态从业人员的内在需求和实际困难,主动上门关爱关心,提供贴心服务,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圣殿社区书记鄢忠铸如是说到。为了提升提升新就业群体参与归属感,在落实好兑换积分的基础上,奉新县开展了“先锋骑手”“小区哨兵”“最佳骑手”评选、帮助快递小哥过集体生日活动等,激发骑手们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同时,骑手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入户走访、帮助群众、上报隐患、困难帮扶、志愿服务、观看电影等获得积分,积分可在红色驿站暨快递小哥驿站”兑换相应实物奖品。深入挖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与社区治理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报道,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让更多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到社区治理志愿者队伍中来,发挥基层治理的“红色动能”。(袁斌 罗包平 金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