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御窑遗址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的殷殷嘱托,以景德镇窑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统领,凝心聚力、守正创新,积极融入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不断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坚决守牢文物安全底线,奋力推进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机制 接续推进御窑遗址保护
景德镇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做好遗址和文物保护工作对于展示中华民族陶瓷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景德镇颁布实施《御窑厂遗址保护管理条例》《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承创新条例》,将陶瓷文物保护与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统一纳入陶瓷文化资源名录统一保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景德镇基本建设考古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文物保护政策,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制度和政策保障。认真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健全了文物保护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编制进一步得到保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重要批示精神,景德镇市全面启动御窑厂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申遗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全面实施挂图作战。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切入点,对遍布全城的150多处老窑址、108条里弄、“十大瓷厂”老厂房等文化遗存实施系统性保护修缮,延续千年陶瓷文脉。为配合对御窑厂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从2002年12月开始,拆除核心保护区5.1公顷范围内的占压遗址的建筑。累计投入资金近70亿元对御窑遗址进行保护。2013年御窑厂遗址公布为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7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将御窑厂遗址纳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9年组建成立了御窑博物院,2021年御窑博物馆新馆建成开放。
先行先试 创新文物活化利用方式
在文物保护和利用方面,景德镇先行先试,创新文物活化利用方式,让文物“活”起来,成为还原历史、破译人类古代瓷业巅峰时代蕴藏的文明密码。
2022年6月,中国首个古陶瓷基因库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揭牌,近2000万片古代瓷片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数以千万计的碎瓷片,通过检测,不仅为当代陶瓷考古鉴定提供理论数据,还为陶瓷文创产品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持。同时,还加快实施博物馆数字化保护项目,全方位展示陶瓷文化,文物数字化,可将沉甸甸的历史文化遗产长久保存下来。
此外,景德镇市还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加大对老窑址、老街区、老厂房的保护力度。全面落实“先考古、后建设”要求,健全陶瓷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分类、分级保护陶瓷文化遗址;积极探索文物消防试点示范、中国文物保护基金、文物保护利用PPP项目等模式,整体活态复苏1000年陶瓷文化遗迹、600年御窑文化遗址和100年陶瓷工业遗存。依托明园、镇窑国保资源,打造古窑民俗博览区国家5A级景区,依托御窑厂遗址,积极打造陶阳里御窑景区争创国家5A级景区;陶溪川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成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成功典范。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古窑博览区、陶阳里御窑景区及陶溪川景区串连成为文化旅游线路的新热点。
齐抓共管 筑牢文物保护安全底线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历史见证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凝聚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景德镇市把文物保护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颁布实施《景德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法》,通过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的决议》,将文物安全工作列入全市高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和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内容,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文物安全工作的意见》,使历史文物古迹安全保护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推动文物工作健康开展,实现文物的长期保护和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景德镇市还结合博物馆免费开放,开展传播文物安全保护知识,受众达上百万人次;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法制宣传日、“12·4”宪法日等纪念日、活动日通过以专题讲座、成果展示、宣传标语等形式向群众进行文物安全保护法规知识宣讲;举办消防知识讲座和演练等一系列活动,推动了景德镇市文物安全保护工作的影响,营造了良好的文物安全保护氛围。(来源:景德镇日报 陶萱 )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