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视频(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12月27日上午,九江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九江市委政法委2023年法治护航长江大保护新闻发布会,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汪志勇介绍相关情况。
近年来,九江市严厉打击水域违法犯罪,整治水域治安乱点,探索建立跨区域跨部门协作联动的多元共治格局,形成了大江大湖水域治理“九江模式”,全力维护了长江鄱阳湖水域和谐稳定,不断夯实法治护航长江大保护根基。
建强“指挥部”,推行组织共建新模式
九江市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先后出台了《九江市城市湖泊保护条例》《九江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九江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并在《长江保护法》的框架下,组织开展了涉及长江流域保护的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废止3件,修改2件,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进长江大保护,用法治的力量护航“一江碧水”。
由九江市委政法委牵头,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全市18个市直(驻市)单位及16个涉水县(市、区)为成员单位的水域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全市法治护航长江大保护问题联治、矛盾联调、平安联创的良好局面。
点亮“科技树”,打造智慧巡防新模式
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基础工程、先导工程,近年来,累计投入近8000万元、用于打造联合执法码头,购置新型执法艇、无人机、雷达光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完善了水上综合执法中心、水域视频监控中心“两个中心”,复杂环境下的执法巡查能力大幅加强。
在全国率先推动大江、大湖水域信息化建设,按照“五个一”(一览江湖、一呼百应、一图展示、一网过滤、一触即发)部署,在重点水域布建涉水探头1206个、高空瞭望60个,建立海事AIS船舶系统信息共享制度,制作全市水域电子地图,对长江、鄱阳湖24小时实时监控预警,在推动基础工作精准指引、打击犯罪建模研判、安全风险预警提示等方面实现全面突破。
依托水域视频监控网和三级水警水域视频中心,打造“水面巡、岸线防、网上查、空中飞”的立体化、智能化水域防控体系,对重点水域开展全天候、全覆盖、全领域的巡查管控,及时发现处置违法犯罪线索和行为。2021年以来,通过“一网三巡”机制巡查,发现涉渔类线索315起,成功侦破刑事案件29起。
织密“安全网”,探索执法协同新模式
2021年以来,先后部署开展“昆仑”“平安水域”“夜鹰”等专项行动,共侦破非法采砂、非法捕捞等涉水刑事案件324起,采取刑事强制措施654人,打掉犯罪团伙65个,涉案价值2000余万元。九江中院审理的特大跨省非法倾倒有毒污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入选最高法院第37批指导性案例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被最高法院推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中国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整合水利、渔政、公安等6家涉水部门执法力量,组建长江联合执法队和鄱阳湖联合执法队,实行“四统一”(统一组织领导、统一队伍管理、统一协调执法、统一经费保障)管理机制,24小时屯兵江面、湖面一线。组织市公检法等15家单位建立九江水域长江大保护多元共治协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职、情报互通、行刑衔接的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多元共治新格局,该机制被国家长江办向沿江11个省市推广。
打破属地管辖限制,与湖北黄冈、安徽安庆和长航公安等公安机关建立长江大保护“一江三省四警”警务协作机制,成立赣鄂皖三省联合执法队。牵头与岳阳中院、武汉海事法院、黄石中院、安庆中院、池州中院联合签署《长江中下游环资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与湖北省黄冈市检察院建立长江流域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形成了跨区域协同共治的环境司法保护新格局。
打好“组合拳”,健全生态保护新模式
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走访宣传、普法教育、案例警示等活动,提升广大群众主动参与长江大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今年8月,邀请重庆、南京、上海等12家沿江城市中基层法院在九江开展长江司法保护成果联合展示活动,共同签订了《长江沿江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司法协作九江绿色倡议》。11月22日,举办了长江经济带水上公安机关“长江、鄱阳湖、庐山西海”冬泳江西邀请赛,35个长江沿线城市水警队伍共180余人参加比赛,并召开大江大湖平安治理座谈会,共话水域平安治理。
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建立涉水执法部门与社会志愿组织的“9 N”联勤联动联警工作机制,组建水上志警、江豚巡护队等志愿队伍,引导社会志愿组织积极参与湖区水域巡逻,常态化开展联合宣传、联合巡查、联合防控等活动,实现志愿服务与水域治理深度融合。
采取“人防 技防”的形式,在野生动物集中分布区、集群活动地、候鸟越冬地实行多点位、网格化、全覆盖式巡查监控,及时掌握野生动物动态情况,对乱捕滥猎行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处置”。
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达成江豚保护合作协议,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中心签订《水生生物保护技术合作协议》,投资2.5亿元建造长江鄱阳湖水生生物保护中心,打造长江江豚保护、科研、繁育为一体的国家级科研、水生生物科普教育、淡水鱼种质资源保护、特色农业林业育种、生态康养五个示范基地。
坚持将司法监督关口前移,市中院设立了长江生态修复基地,积极探索创新生态环境修复资金管理模式。市检察院针对长江水源地取水口污染隐患问题,专门制发检察建议,推动码头企业搬迁取水口并新建取水设备,解决当地7万群众饮水安全问题,达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良好效果。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