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比三争”践行动】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为尿毒症患者开展首例DSA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近日,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在多学科的合作下,为一位尿毒症患者成功完成首例在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引导下动静脉内瘘闭塞病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标志着该院在治疗血管通路病变方面又上一个新台阶,为广大肾透析患者在家门口就医提供了保障及方便。

家住袁州区芦村乡的潘大叔因尿毒症在市二医院血液透析科规律透析4年。1月17日早上,患者发现自己的动静脉内瘘震颤消失,按原定治疗计划,这一天也是他的透析治疗日。因为动静脉内瘘无法使用,血透室的医务人员暂用通过肱动脉直穿完成了此次临时透析。闻讯赶来的肾内科主治医师刘克云,经充分评估后,建议潘大叔可采用新技术—在DSA引导下行动静脉内瘘闭塞病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重新搭建一条“生命线”。经过充分沟通,潘大叔表示信任并愿意积极尝试介入手术治疗。

1月17日下午,在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后,潘大叔进入介入室。刘克云医生、心血管科副主任刘青平共同实施此项操作。他们应用Seldinger技术先经皮穿刺瘘管,置入6F血管鞘,经血管鞘送入导管导丝,导管跨吻合口后选择桡动脉造影证实动静脉吻合口狭窄并流出道血栓形成。经导丝置入6mm球囊扩张系统,定位准确后,于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及流出道血栓处进行分段反复多次扩张。再次造影,显示吻合口狭窄解除,流出道血栓消失,血流量明显改善,手术顺利结束。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出院。第三天,患者顺利使用动静脉内瘘完成透析,流量满意,达到预期效果。

图片1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随着透析患者透龄的增长及内瘘使用年限的增加,内瘘血栓栓塞、狭窄等通路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将直接影响透析患者的生命质量。针对动静脉内瘘狭窄、成熟不良、血栓形成和闭塞问题,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开放式手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两大类。相较于开放式手术,DSA下PTA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对通路整体状况呈现更充分、导丝操控更直观,尤其对于中心静脉病变具有天然优势。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是市二医院多学科合作的精彩呈现,填补了医院DSA下内瘘病变诊治的空白,同时也为治疗血透通路病变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使尿毒症血管通路病变患者的治疗有了更广泛的选择。下一步,该院将大力践行“三比三争”活动精神,继续秉承“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开拓进取,切实为区域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市二医院:刘克云、梁玮)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