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中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开诊啦!

宜春市中医院

中医护理门诊  隆重登场!

腰酸、颈肩痛

无精打采、食欲不振、

体寒怯冷……

中医护理门诊来帮您!

为贯彻国家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精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简便验廉”的优势,宜春市中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将于3月1日正式开诊。

舒适温馨的诊疗空间

传统技术+专业手法

帮助更多本地群众

体验中医独特魅力!

中医护理门诊目前开展的治疗项目有

穴位贴敷、耳穴压丸、艾灸、艾箱灸、雷火灸、隔物灸、督灸、拔罐、平衡火罐、刮痧、铜砭刮痧、耳部刮痧、中药涂擦、中药热奄包、中药熏洗、中药直肠滴入、放血疗法、小儿推拿、小儿捏脊、棍针拨筋疗法、温通拨筋罐

温馨提示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四  上午8:00—12:00;下午:14:30-17:30

周五、周六  上午8:00—12:00周日、节假日:休息

地  点:宜春市中医院外科楼三楼 中医护理门诊

中医护理门诊特色疗法介绍

铜砭刮痧

是指以特制的铜砭为工具,蘸取一定的介质,在体表进行反复刮拭、打磨,从而疏通腠理、驱邪外出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

适用范围:

各类疼痛性疾病:各类颈肩腰腿痛、蛇串疮、头痛、胃痛等;脏腑肢节病证: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肥胖、痤疮、失眠、糖尿病足、改善亚健康状态等。

图片1

平衡火罐

是在平衡针灸学理论的指导下,以罐为工具,作用在人体腧穴和经络系统的皮部,结合闪罐、走罐、抖罐、留罐等手法,有效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补泻相宜,间接依靠人体自身平衡系统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适用范围:慢性疲劳综合征,感冒,颈、腰背酸痛,失眠,肥胖,急性肠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新冠肺炎后遗症,湿热体质等亚健康患者。

图片2

耳穴压丸

耳穴压丸是运用耳部全息理论,用胶布将药豆或磁珠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适用范围:各类疼痛性、炎症性病证:扭挫伤、头痛、腰痛、痛经、鼻炎、咽喉炎、胃炎等;内分泌及功能紊乱性疾病:糖尿病、肥胖、失眠、呃逆、腹泻、便秘、月经不调、手足麻木等。

图片3

穴位贴敷

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有健脾疏肝、调理脾胃、补中益气、调节机体免疫力、止痛等功效。

适用范围: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支气管哮喘、各种筋骨软组织闭合性损伤、颈椎病、腰椎病、风寒湿瘀痛症、骨关节退行性病变、虚寒性慢性疾病等多种病症;小儿咳嗽、调理脾胃、增强免疫功能、生长发育缓慢等。

图片4

督脉灸

督脉灸是用最具纯阳之性的艾绒,配合开阳散寒的新鲜生姜,在人体后背的“阳脉之海”--督脉上进行隔姜艾灸的一种外治疗法。可达到温肾壮阳、行气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增强免疫功能等效果。

适用范围:各种虚、寒体质,如:体寒怕冷、腰背痛、强制性脊柱炎、风湿性疾病等各类寒湿痹痛等;妇科疾病,例如宫寒引起的痛经、不孕证、慢性盆腔炎等;适用于肠胃受凉引起的大便稀溏、天冷发作或加重的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图片5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是利用药物煎汤后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淋洗的治疗方法。此疗法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粘膜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适用范围:妇科炎症、关节扭伤、感冒、体寒怕冷、风湿性疾病等各类寒湿痹痛等。

图片6

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疗法是用手法在小儿体表的穴位或其他部位施加一种物理性刺激,用这种刺激激发小儿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纠正经络的偏差,扶正祛邪,调整小儿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机能,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适用范围:从新生儿(0岁)-14岁的儿童。可涉及小儿内、外、五官、神经等疾病的防治,小儿泄泻、呕吐、食积、厌食、便秘、腹痛、脱肛、感冒、咳嗽、哮喘、发热、遗尿、夜啼、肌性斜颈、惊风等。

图片7

放血疗法

是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其他钢针破冲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小儿疳积证、感冒发烧,头痛脑热、扁桃体炎等。

图片8

棍针拨筋疗法

棍针拨筋疗法集推拿、按摩、刮痧为一体,使互相粘连的筋得以分离,以达到疏通经筋、脉络,顺其条理,散寒除湿等功效。

适用范围:各种痛症和寒症的治疗,如头晕、头痛、颈椎病、便秘、腹胀、腰背痛、慢性盆腔炎、痛经、月经不调等。

图片9

温通拨经罐

温通拨筋罐是集艾灸、拨筋、刮痧三位一体的中医特色治疗器具。借助艾灸(温补)、拨筋(舒筋)、刮痧(疏通)的作用,从而达到调畅气机、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活血止痛、温阳散寒、化瘀散结、补益强身、扶正祛邪之功效,是一种治疗性和舒适性并存的新疗法。

图片10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风、寒、湿所致的痹症和亚健康的调理。如头痛、胃痛、颈肩腰腿痛、感冒、功能性消化不良、腹泻、便秘、失眠以及女性痛经、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炎等。(黄丽群  齐艳珍  彭娟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