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火眼金睛”识诈骗

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不法分子无钱包可偷,利用网络手段,使我国电信诈骗案件快速增长,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更是成为电信诈骗分子觊觎的对象。

一、案例介绍

近日,客户余某某来到银行网点办理大额转账业务,客户服务经理询问其是否认识收款人,客户停顿了好一会后才说认识,客户服务经理立即警觉询问客户和收款人的关系以及转账用途,客户坚决表示自己认识收款人,转账给对方是用于购买国库券,客户服务经理告知客户购买国库券都是在银行柜面或手机银行 APP 上购买,不会转给个人购买国库券,并询问客户是不是遇上什么骗局了,该客户激动地说对方不可能是骗子,他是全国12315平台的工作人员,在帮其办理维权退费的事情,执意要向对方转账。网点工作人员确认该名客户是遇到电信诈骗了,工作人员耐心向客户解释并引导客户拨打12315官方电话核实退费情况,官方电话核实后告知客户目前并没有此类活动。客户突然醒悟,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二、案例分析

不管犯罪分子编造何种理由,设置种种陷阱,最后都会提到钱的问题,诱骗受害人进行银行卡转账,这时应当猛然醒悟,停止操作,捂紧钱袋,这是防范电信诈骗的一道防线,也是防止被骗的最后底线。

三、姣姣提醒您

1、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2、凡是陌生号码发来链接要你点击的,都是诈骗。

3、网上银行操作时,最好手工输入银行官网网址,防止登录钓鱼网站,输入密码,用手遮挡。

4、密码要设置得相对复杂,独立,避免过于简单,避免与其他密码相同,定期更换。

5、开通账户动账通知短信,一旦发现资金有异常变动,立刻冻结或挂失。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