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认知里,便秘不是啥大事,但却能让你苦不堪言。一天不拉没事,三天拉一次就有点愁了,更有甚者五天,一星期也没便意,只进不出,无法放空。
如果便秘长期得不到纠正,不仅会导致人身体里毒素的堆积,面色晦暗,口臭,而且很大可能使人得痔疮,增加患直肠癌等疾病的风险。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排不出来或排不干净,是我们熟知便秘的症状……那么便秘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应该如何摆脱便秘的烦恼呢?
医学上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正常人每日排便1~2次或1~2日排便1次,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
便秘分为三类:功能性便秘、急性器质性便秘、顽固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
指肠道功能紊乱造成的便秘,最主要的就是饮食不当、摄食量少、偏食、工作节奏快、水分摄取不足、焦虑等,这都是习惯不当所造成的。
急性器质性便秘
主要是由胃肠道器质性病变引发的急性排便困难,如肠梗阻。这种便秘不可轻视,除了排便困难外,还伴随着腹痛、腹胀、呕吐等原发症状。如果出现应尽快去医院诊治。
顽固性便秘
症如其名,异常“顽劣”,便次少、排便不畅、费力、困难、粪便干结且量少。
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呢?
1.不做“夜猫子”
长期无规律的夜猫子作息时间会导致生物钟规律被破坏,诱发便秘,因此要合理安排生活与工作,早睡早起。
2.不做“忍"者和厕所里的“文人”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蹲用力排便(会加重盆底功能紊乱),建立正常的排便生物钟。
3.不做“懒人”
对于久坐少活动的现代人,要劳逸结合,适当参加文体活动,步行、慢跑、做操、打太极拳等,定时进行增强腹肌和骨盆肌肉的特殊运动,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助于解除便秘,体力好的可以参加划船和球类运动。
4.不放任嘴巴
忌食油炸膨化、肥甘厚腻的食物,这些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耗伤津液导致便秘。因此,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重视早餐,多吃富含纤维素、维生素食物,平时喝水要足够。
5.不滥用药物
经常服用泻药会产生依赖性甚至成瘾性,久服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反而加重便秘。长期性便秘的患者,应避免擅自用药,而需前往医院进行相应治疗。
6.常做提肛运动
提肛运动锻炼的是骨盆底的肌肉,这样对于长期便秘的患者有很好的作用。做法为:收紧肛门,然后放松,收缩到顶点时停留1秒。每天3~4次,每次20~40下,一个阶段为3个月。
7.常做穴位按摩
便秘者平时可按揉支沟穴和大肠俞。按揉3—5分钟,以局部酸胀感为宜。支沟穴位位置: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大肠俞位置: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江西省中医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