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志光:一片丹心护青山

洪志光是奉新县澡下采育林场的一名专职护林员,无论是护林防火还是其他林业工作,只要有需要,他总是尽力做好每一件事,确保管护区内森林资源安全。一身泛白的旧迷彩,一双泥巴色的旧解放鞋,背着一把开山刀,穿梭在山间林道,这就是洪志光给人的日常印象。

20多年来,他把大好青春无悔献给了守护的绿水青山,谱写了一曲巡山护林、爱岗敬业的绿色赞歌。

真心爱林,子承父业的林二代

洪志光是名副其实的“林二代”。20世纪70年代,洪志光的父亲洪克明从安徽老家来到奉新县澡下采育林场,成为一名林场工人,在林场安家落户,在此结婚生子。洪志光儿时的记忆里,最美的风景就是林场的起伏的青山和藏着无数宝藏的树林,最温暖的回忆就是林场宿舍大家庭的团结互助,最崇拜的人就是不同季节带回不同野果子的父亲。洪志光耳濡目染,从小就深深爱上了山林,对林业有了特殊的感情。

1989年,当得知父亲将从护林员岗位退休,原本在外地工作的洪志光毅然决定回乡应聘护林员,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

洪志光至今清晰记得应聘上岗后,父亲手把手带着他熟悉工作的场景。他从父亲的眼里读懂了责任,体会到了细致,也看到了父亲对自己这项选择的骄傲和欣喜。这是父子情感的传递,更是林业人对山林情感的传承。

用心护林,心怀山林的守护者

巡山护林是辛苦又单调乏味的,工资少,责任大。特别是林场体制改革后,员工队伍精简,洪志光一人管护着林场12416亩山林,责任区面积大、战线长。他每天巡山一走就是十几公里路,一走就是大半天。早出晚归是常态,自带干粮当午饭。

起初,洪志光以为护林员就是一项体力活。山路虽远,对于从小山里长大的自己而言也没什么难度。但当他进入角色以后,就明白父亲为什么说“做好一名称职护林员不容易,有很多要学的”。他明白了护林员不只是穿山越岭的活动“稻草人”,更是机动的林业法治宣传员。做好护林员,首先要知法,知法要普法。

“林业法规政策是护林员最硬的底气!”洪志光开始利用各种间隙学习林业政策法规,积极参加当地乡镇、林业服务站组织的各种培训,边学习边工作,终于成为大家口中“有理有据”的护林员,在长年的管护种制止了一起又一起违法事件的发生。

记得有一次,洪志光在巡山时发现某山场采伐作业的工人有越界采伐的趋势,他立刻上去制止。工人们都坚称是按照合同图纸采伐,不存在越界。洪志光耐心细致地讲道理,把该采伐山场东南西北的四至边界,山脊山窝说得清清楚楚。同时,及时向工人们宣讲依证采伐的严肃性,并说明越界采伐涉及违法。工人们都佩服洪志光对山场情况了如指掌,也佩服他的以“法”服人,于是按照洪志光的指导,做好边界记号,避免了越界采伐的发生。

热心兴林,绿色发展的行动派

洪志光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林场人,在尽职做好护林员工作的同时,对于林场各项工作任务的需求,简直是有求必应,营造林、采伐作业……洪志光越学越多,也越学越专业,常常把自己忙得连轴转。妻子起初觉得不理解,领一份工资做几项工作有点傻。洪志光说,父亲将工作交给自己时,要自己尽心尽责护好这片林,要把它完好地交给子孙后代。为林场多出力,也是为了更好的经营好山林,也是护林的一种体现。

2021年,正积极探索转型之路的县国有采育林场开始推广林下中草药种植,洪志光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林场搞改革”,自己承包起50余亩林地,搞起了林下岗梅种植。又开始学习新技能,开始自己家林下经济的兴林致富之路。(帅燕燕 余冲 金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