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银行:深入贯彻中央经济金融政策 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先后召开,为银行机构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24年,为推动会议精神在全行的畅通传导、有效执行,上饶银行提高政治站位,第一时间组织深入学习,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升服务实体质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三大方面18项举措制定贯彻落实方案,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扎扎实实将中央经济金融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积极为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地方城商行力量。

强化科技金融,大力扶持科技创新企业

上饶银行着重提升对科技领域及先进制造企业的信贷扶持力度,强化与所在地科技主管部门的协同沟通,成功加入省科技厅“科贷通”合作银行队列。深化与省融担业务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出“饶融贷”创新产品,大力推进“见贷即保”批量担保模式,进一步拓宽科创企业的融资担保途径。加强与上饶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近2亿元,大力扶持本地高新技术企业37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603户、专精特新企业277户。截至目前,上饶银行科技类企业贷款余额48.64亿元,较年初增长8.49亿元。

践行绿色金融,全面助力双碳经济发展

上饶银行高度重视绿色金融,提前制定支持绿色信贷发展指导意见,积极引导各分支机构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2023年全行超额完成监管部门设定的高质量发展指标。截至目前,上饶银行绿色信贷余额227.74亿元,较年初增长49.68亿元。健全完善行内绿色信贷规章制度,及时制定《上饶银行碳减排贷款管理办法》,用足用好用实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贵溪硫磷化工基地“光伏 ”智慧能源项目及吉水县整县开发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等14个碳减排项目,共发放碳减排贷款13.96亿元,在省内城商行中名列前茅。成功发行两期合计4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充分利用绿债低成本资金大力支持绿色项目,支持安义县智慧停车场及上饶市广信区矿山修复项目等绿色项目25个,授信金额近27亿元。

做实普惠金融,有效提升小微服务质效

上饶银行秉承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理念,为小微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围绕“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稳发展”要求,通过采取发挥支小再贷款及政策性银行低成本资金优势,单列38亿普惠优惠利率额度,优化普惠小微客户利率定价,推进普惠金融专属品牌和产品体系建设,完善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等多种措施,以优惠政策和特色产品为抓手,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服务工作。2023年,上饶银行荣获“铁马—最佳普惠金融中小银行”称号,圆满完成监管“两增两控”年度目标。截至目前,全行普惠小微贷款302.3亿元,增加57.59亿元,增长23.53%,普惠型小微贷款占比20.78%,共计建成“站点 特色产业、行业、商圈、园区”乡村振兴服务站82个。

做优养老金融,推进银发客群服务升级

上饶银行持续优化银发客群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养老金发放效率,顺利完成江西省级集中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对接,积极对接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协会及养老机构,联合民政部门制定特色养老金融授信产品“养老信贷通”。不断提升优化老年人金融服务专门制定了《上饶银行适老化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在软硬件设施上进行亲老、适老、助老化改造,增设老年客户服务专区、业务窗口和绿色通道。简化老年客户服务流程,优先为老年客户提供服务,将养老金融服务延伸到“最后一公里”。通过构建“银行网点+社区”的模式,主动向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宣传养老服务金融产品,举办防诈骗等主题的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活动,帮助老年客户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做精数字金融,赋能业务数字化转型

上饶银行大力推进零售产品的数字化转型,综合运用模型算法、内外部数据、智能决策等金融科技手段,搭建线上获客、进件审批、风险监控、贷后服务等全流程业务解决方案,逐步实现零售信贷业务线上化。目前已完成薪福贷、存单质押、创业担保贷、惠商贷等零售贷款品种的线上化改造。同时,充分挖掘数据价值,通过整合全行零售信贷、二代征信、外部数据等多平台内外部数据,实现数据的自迭代。加强与当地工信局战略合作,共同推出市内首款推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贷产品——“数智贷”。深化与江西财经大学开展数字金融创新工作合作交流,制定数据资产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联合赣财数字融资担保开展“银担数智贷”业务,进一步拓宽具有数据资产的科技企业融资渠道。2024年3月11日,成功投放了省内首笔数据资产质押贷款,实现了江西数据资产金融化“零的突破”。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上饶银行将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助推金融高质量发展。坚守“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发展思路,抓紧落实五篇大文章的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做好重点风险防控化解,持续加大产品创新,提升科技赋能水平,充分运用政策工具,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范围和广度,将更多优质金融资源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和普惠金融等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方新华、蒋瑞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