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县民政局:把工作窗口前移 让社会救助贴心

一条横幅、两张长桌,面对咨询群众,工作人员左手拿着社会救助宣传资料、右手攥着笔,桌面上的救助登记表已被字迹填的密密麻麻。“现在,我们的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大变样,不但强调救助的准度,更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发现的早、救助的及时。”从事民政工作20余年的宜丰县社会救助中心副主任龚卫民欣喜的说道。这些变化,得益于宜丰县率先在全市启动的社会救助示范窗口改革。

微信图片_20240613135538

在打破传统救助思维的同时,建立健全低收入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以改革创新和实干实绩落到实处。今年1月,宜丰县聚焦全县困难群众主动发现体系建设,在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基础上,将乡镇(场)原有的社会救助窗口统一改造,构建工作规范、配置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救助延展的县乡困难群众主动发现体系,实现辐射范围最大化、救助服务优质化,让困难群众从“干着急”到“舒心等”。目前,全县16个乡镇(场)社会救助窗口完成改造,基层工作人员全部完成业务培训,主动救助对象从改革前的348人增加到406人,其中低保对象238人、特困对象28人、低保边缘对象34人、临时救助对象106人,主动救助率比改革前同比提高了14%。

微信图片_20240613135545

在细化窗口受理流程,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宜丰县不断调整优化救助窗口职能,把发现困难群众引入社会救助宣传和社会救助监管工作。同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探索“窗口前移”救助模式,一方面通过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月活动,向广大城乡群众普及社会救助种类、要求、标准等社会救助常识,同时改变过去救助受理工作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打破死气沉沉的窗口工作模式,把宣传工作的热情和群众聚焦的烟火气结合起来,实现全县社会救助工作重实践、接地气、贴民心。另一方面,给县级民政部门监管工作“加杠杆”,进一步撬动工作动能、盘活存量资源,给当季下乡社会救助核查赋予发现困难群众使命,全面监管乡镇社会救助对象审批权,把县级民政部门“社会救助窗口”前移。改革中,过去社会救助窗口职能定位单一、管理体制不活、辐射范围较窄、人员素养不高等问题迎刃而解,同时有效释放了县乡两级社会救助效能,优化了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延伸了社会救助工作服务范围,实现了社会救助窗口单一服务向综合性服务转型,低收入困难群体主动发现、主动救助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社会救助保障人群精准性和时效性与日俱增。

在救助“窗口前移”工作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宜丰县持续深入一线困难群众,下调工作重心,在“走基层”上争当先锋,把工作举措落实到民心,完整准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种子埋入基层,以“立根原在破岩中”的韧劲和蓬勃的生命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宜丰县民政局 康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