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儿童医院:发病急、愈后差,“夺命”流脑也可防!

 

突然发烧、头痛、呕吐。

小心!可能是“流脑”。

什么是流行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常见于冬春季节,通过飞沫传播,多发于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

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可引起脑膜炎和败血症。

传播途径

患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患病,如咳嗽、打喷嚏或其他亲密接触的方式。

微信图片_20240711171112

脑膜炎奈瑟菌可以在鼻咽部短暂定植,不一定会出现流行性脑膜炎的相关症状,但可能患该病且具有传染性,若患者在人群密集场所,传播风险可能增加。

临床表现

流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多样,有可能是无症状的鼻咽部定植,也可能出现严重的脑膜炎和败血症。

微信图片_20240711171116

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颈部僵硬、恶心呕吐、皮疹等。

微信图片_20240711171120

败血症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迅速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如何有效预防?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最有效手段。目前市面上已有针对特定血清型的疫苗,能够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微信图片_20240711171123

家长应密切关注疫苗接种计划,确保孩子按时接种,筑起坚实的健康防线。

保持清洁环境

环境的清洁与消毒也是预防脑膜炎奈瑟菌传播的重要环节。定期对教室、宿舍等集体环境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能够有效减少细菌的滋生与传播。教育机构应重视环境卫生管理,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个人卫生健康

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同样至关重要。家长应帮助孩子们尽可能养成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不共用餐具等,都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