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采取科学有效方式保护“江西大鲵”这一濒危物种,7月25日,靖安县发出全省首份“江西大鲵”《司法保护令》并举行立牌公示活动。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中国特有珍稀两栖动物,在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江西大鲵,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团队2022年在靖安县发现的纯种大鲵野生种群,是我国目前首个遗传身份明确且野外稳定繁殖的大鲵纯种种群,同时也是我国首个可记录大鲵完整自然生活史的野外种群,为系统收集物种的基础生物学和栖息地生态学资料等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该《司法保护令》在靖安潦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官庄镇立牌公示,明确提出了四项禁止性条款:
禁止在靖安潦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及任何形式的非法捕捞作业活动。
禁止在靖安潦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水域养殖、投放外来物种或者其他非本地物种种质资源。
禁止在靖安潦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水上运输剧毒化学品和国家规定禁止通过内河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禁止在水域范围内倾倒、填埋、堆放、弃置、处理固体废物,杜绝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体。
禁止在靖安潦河大鲵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非法采砂、采石、筑坝等影响江西大鲵栖息繁衍的人为活动。
《司法保护令》的发布,进一步加强了对江西大鲵的预防性保护,有助于构建生物多样性多元共治格局。下一步,靖安县将积极自觉把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地方工作大局,一体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守护好靖安特色大鲵品牌效应及生态价值。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