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山:五十余载坚守行医一线的乡村健康守护者

邓海山,男,1952年4月出生,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余坊村人,现任慈化镇余坊村卫生所所长。自1972年踏上行医征途,便开启了一段漫长而意义非凡的旅程。

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他居住的小诊所常常深夜还亮着微弱的灯光。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炎炎夏日,只要患者有需求,他都会毫不犹豫地背起医药箱出诊。记得有一次,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老人突发疾病,家人心急如焚地前来求助。邓海山二话不说,顶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的飞雪,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行走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当他到达老人家中时,浑身已落满雪花,但他顾不上擦拭,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诊治中。

他积极进取,前往宜春市中医院和二医院进修,不断汲取先进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将其运用到日常诊疗中。在面对患者时,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耐心和责任心。在农村行医的这些年里,他见证了无数生命的诞生与离去,也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尤其是在烧伤专科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赢得了远近村民的赞誉和信赖。他的医术如同黑夜里的明灯,为患者照亮了康复的道路。五十余年来,他初心不改,始终坚守在行医一线,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图片1

出诊是做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一环。邓海山非常熟悉当地村民的健康状况,通过定期的上门访视、健康体检等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掌握村民的健康动态。

在体检的过程中,邓海山总是背着他那沉甸甸的医药箱,里面装满了各种体检器械。每到一位村民家中,他都会先亲切地与村民打招呼,让他们放松心情。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会轻轻地扶着他们在床上或者椅子上坐好。比如在为一位患有高血压的老大爷体检时,邓海山先从医药箱中取出血压计,仔细地将袖带绑在老大爷的手臂上,一边打气一边轻声地与老大爷交谈着日常的饮食和作息情况。当血压计显示出数值后,他会专注地记录下来,并耐心地向老大爷解释这个数值的含义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接着,他又拿出听诊器,仔细地听着老大爷的心跳和呼吸声,微微皱起的眉头显示着他的专注和专业。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村民,他还会细心地询问他们的血糖监测情况,并查看他们的手脚是否有异常的症状表现。

图片2

“农村老年人多,有的出行不便,很久都没来卫生室,得定期上门去做检查,我们村里有127人患糖尿病,442人患高血压,还有许多行动不便的人群,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村医去重点关注的对象。”他担忧地述说着村民们的健康状况。

为了普及医疗知识,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邓海山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健康讲座。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高村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深受大家的欢迎和信赖。“现在国家政策好了,村民们的健康有了更多保障,我们做乡村医生的,也要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为大家提供一些简单而实用的健康知识,做好村民的健康‘守门人’。”

图片3

邓海山医生不仅医术精湛,更有着一颗慈悲为怀的心。在他村里有位村民叫邓德友,63岁,为余坊村的脱贫户,和妻子二人均为残疾人。2004年不幸突发烧伤,烧伤面积75%,为Ⅱ度烧伤,在浏阳人民医院住院,因治疗费用昂贵,这让原本贫困的家庭陷入了困境,邓海山医生深知邓德友的难处,为了帮助他筹集治疗费用,和同姓的一名村民商量到附近村民家中筹钱。每到一户村民家中,他都诚恳地讲述邓德友的病情和困境,呼吁大家伸出援手。村民们被他的善良和坚持所感动,纷纷慷慨解囊。有的拿出了家中的积蓄,有的送来了生活用品,在他的努力下,大家凑齐了一部分治疗费用。当时没有医保报销,高昂的医疗费让邓德友想要放弃治疗,邓海山把他接到了自己的诊所治疗,解决了他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经过20余天的治疗,邓德友的身体渐渐恢复了,邓德友对他感激不尽,而他总是微笑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让你好起来,再辛苦也值得。”

邓海山平日里还经常免费为困难村民看病送药,他总是说:“村民的健康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乡村医生的高尚医德和对村民的深厚情谊,成为了当地村民们心中的健康守护神。(袁州区卫健委  基卫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