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省第三批组团式中医药援疆医疗队成员、宜春市中医院中医康复中心康复科专家宋晓明,随队抵达新疆克孜勒苏中医医院,开展中医药援疆工作已一月余。作为中医康复领域的骨干力量,宋晓明以“学科建设强根基,技术赋能促发展”为行动指南,迅速融入当地医疗工作,用精湛医术与仁心仁术为边疆患者带来健康福音,助力克州中医药事业迈上新台阶。
锚定学科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进驻克孜勒苏中医医院后,宋晓明积极响应医疗队“学科建设年”总体规划,立足医院新院搬迁契机,深入调研当地康复医疗需求。针对边疆地区骨关节病、运动损伤、慢性疼痛、神经损伤、慢性呼吸疾病等常见病,他牵头优化康复科诊疗体系,推动设立“疼痛康复单元”“呼吸康复单元”“神经康复单元”,引入宜春市中医院“中医综合康复评估体系”,规范科室诊疗流程,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同时,他参与完善医院康复设备配置,提出购置膈肌起搏器、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自动中药熏蒸治疗仪、电动减重步态训练器等,助力提升科室硬件水平,为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康复服务。
创新技术应用,破解诊疗难题
宋晓明充分发挥江西中医药特色优势,将宜春市中医院中医康复技术经验与克州实际相结合,一个月内率先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项。针对当地牧民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问题,他创新运用“阶梯式中医综合疗法”,融合“针灸松解术+中药熏蒸+核心肌群训练”,为多名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面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他推行“醒脑开窍针法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偏瘫后肢体功能障碍”,显著提升患者肢体活动能力;此外,他运用“刺络拔罐结合中药熏蒸治疗”治疗寒湿型关节炎,为15例患者减轻症状,疗效获广泛认可。其主导的“脊髓损伤后二便功能障碍的中医康复干预”成为医院示范案例,填补了当地技术空白。
倾情传帮带教,培育本土人才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是宋晓明的援疆信念。他主动结对帮带2名当地康复科医护骨干,制定“理论授课+实操指导+病例复盘”三位一体培养计划。援疆期间,他开展教学查房3次、专题讲座3场,演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阶梯疗法”“肩周炎关节松动术”等关键技术,手把手指导徒弟掌握针灸松解术、关节腔内注射术。他还牵头建立“康复病例讨论库”,组织疑难病例会诊4例,帮助团队提升临床思维。其徒弟买热孜亚独立完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病例治疗,标志着本土人才技术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
传播中医文化,浇灌团结之花
工作之余,宋晓明积极参与“江西红医生”巡回义诊暨“中医援疆行 赣克心连心”系列活动,深入单位、社区开展义诊3场,服务群众26人次。他通过“健康课堂科普”向少数民族群众普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预防、中风后康复锻炼等知识,推广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医养生功法,让江西中医药文化在边疆生根发芽。他还与当地医护人员共学共进,在交流中增进民族情感,成为促进赣新两地交往交融的桥梁。
功成不必在我,奋斗永不停歇
“援疆不仅是技术帮扶,更是一份使命与情怀。”宋晓明以实干践行誓言,以创新引领发展,推动克孜勒苏中医医院康复科实现从“基础薄弱”到“特色凸显”的蜕变。未来,他将继续以“学科建设”为抓手,深化技术帮扶与人才培养,助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中医康复示范高地,为边疆群众健康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江西中医人的智慧与力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