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教育同行。4月22日,寻乌县城南小学结对帮扶教师团队赴吉师附小开展“国培精准帮扶项目”名校跟岗学习活动,本次活动以“课堂观摩+评课磨课研课”为主线开启了一场以“学理念、研课堂、促实践”为核心的深度跟岗研修。
上午:名师引领,见课堂之“精”
学科课堂:聚焦核心素养,演绎教学智慧
语文课《少年中国说》
语文课上,李杰老师执教《少年中国说》时以“读”为引,如抽丝剥茧般串联起梁启超笔下的铿锵誓言与当代少年的责任担当。课堂精心设计“诵读悟情”“史料佐证”“思辨表达”三大环节:诵读声中,百年前的热血穿越时空;史料对比间,历史肌理与现实脉搏清晰可触;思辨交锋里,少年责任的真谛愈辩愈明。当“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的齐诵声响彻教室,少年们眼中的光芒与梁公笔下的期许交相辉映,让经典在现代课堂中迸发直击人心的力量。
数学课《编年历》
曾常威老师执教《编年历》,曾老师抱着“和学生玩”的心态上课,像“邻家大哥哥”那样和学生对话。本节课以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大世界开园、闭园时间为真实情境,以4个核心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编2026年年历。这场充满生活温度的数学之旅,让抽象的时间概念在编历的实践中落地生根,孩子们眼中闪烁的不仅是解开数学谜题的喜悦,更是用逻辑思维丈量生活的成就感。
英语课《Unit4 partA talk&learn》
周文瑄老师先以一段充满活力的英文rap开场,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引出“Healthy Food”主题。同时,创设逼真的英语交流情境,如模拟餐厅点餐场景,周老师扮演服务员,学生扮演顾客,在情境中自然运用所学英语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与交际能力。又如小组讨论健康饮食搭配并制作海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这堂课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呈现了一节优秀的英语课,让大家受益匪浅。
心理课堂:关注成长需求,赋能学习力
心理课《集中我的注意力》
田燕萍老师巧妙设计、精心引导,为学生带来一场生动且富有成效的心理探索之旅。田老师以“心灵小屋”情境引出问题,通过舒尔特方格测试聚焦主题。课堂以飞行员灿灿姐姐领航的闯关活动串联四大环节,最后小组合作搭建“专注力塔”,将四大法宝融于实践。整堂课以情境为线、活动为载体,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掌握提升专注力的方法,助力心理素养与学习力提升。
评课交流:思维碰撞,共研提质策略
课后,学员按语文、数学、英语、心理学科分组评课,聚焦课堂亮点与优化方向,共探教学提质路径。
本次研讨通过学科视角碰撞,既总结了特色经验,又明确了“情境化、差异化、融合化”的改进方向,为后续教学优化提供了实践指引。
下午:专家引领+实战研课,双轨赋能破难题
语文小组磨课研课:指导教师和学员共同商议,结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学进度以及学员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就具有代表性、可研究性且适合学员教学实践的课题内容进行初步设计。
数学专题讲座:理念先行,锚定课堂转型方向
活动特邀吉师附小数学教研组长万虹霞老师开展
数学专题讲座分享:万虹霞老师以自身工作经验为起点,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聚焦核心素养培育,强调思维发展的深层价值,她直击传统教学“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痛点,强调深度对话对激活思维、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讲座指出,有效预习是深度对话的“前哨站”,能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在《比》的典型课例中,教师展开小组讨论,通过质疑、辩论与协作,自主理解“比”的概念与意义。这种以对话为核心的课堂转型,为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提供了清晰路径。
英语教研活动和读书分享:
英语组李妮莎老师进行了《做最好的英语老师》的读书分享,吴帆老师带来了教学经验分享《基于新教材的学科课程设计及英语教学方式创新》。两位教师详细地介绍了核心素养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及具体的教学实践策略,助力教师们打造高效、有趣的英语课堂。
尾声:教育无界,携手致远
精准帮扶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城乡教育的双向滋养。参训教师满载而归,附小教师的课堂让大家看到,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希望。教育振兴,步履不停;城乡携手,未来可期。(黄雨婷)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