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青山,绵延起伏。走进萍乡市莲花县山林间,漫山遍野的树木叠翠流金,层林尽染,时而传来的鸟鸣声婉转动听,在树林间回响。远山、林海、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独特的冬日美景。
(莲花县林业局供图)
莲花县地处江西西部,罗霄山脉北段,森林面积约113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3.78%,集体林地面积广大。今年以来,莲花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努力做强黑灵芝、油茶等优势产业,做优国家储备林、林下经济和中草药等新兴产业,培育森林康养、研学等新增长点,构建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上下功夫,拓宽“两山”转化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
落实“三权分置” 夯实林改基础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莲花县积极作为,畅通林权确权、登记、发证渠道,制定《莲花县集体林地延包试点工作方案》和《莲花县林业经营收益权登记管理办法》,选定基础条件较好的三板桥乡作为试点,稳步铺开林地承包权延包工作,现已有3个村签订了林地承包合同,真正让林农吃下长效“定心丸”。
“把林子流转给国家,收入有了,林子也不用操心去管了。”对如今林地的流转方式,当地村民纷纷表示,“这种政策真好!”
莲花县通过建立林权收储平台,积极发挥国储林项目资金优势,加大森林资源收储力度,全力破解“单家独户”分散经营难题。截至2024年11月,莲花县办理林业经营收益权证4本,面积近六千亩;配合不动产登记部门办理林权类不动产权证42本,面积15731亩。
创新“绿色”模式 打造富民产业
走进江西莲里芝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莲花县灵芝种植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朵朵、一排排破土而出的黑灵芝,宛如撑开的“小黑伞”,散落在山林的各个角落中。
2024年,莲花县依托林场得天独厚的林地资源和气候条件,引进江西莲里芝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发展仿野生黑灵芝种植,林下种植面积约9万亩,规划生产加工及文旅设施用地约100亩。项目建成后,年综合产值预计达14亿元以上,将有效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
乡村要振兴,产业为根基。莲花县创新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百里产业示范带”,立足当地特色资源,不断优化林下经济产业布局,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全县新增林下种植4000余亩,其中黑灵芝2000余亩、黄柏约900亩、太子参600余亩、虎杖200余亩、淫羊藿200余亩。
为进一步发挥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莲花县充分利用国储林下资源,大力发展改培项目。今年,全县已完成集约人工林新造杉松面积1384.3亩;栽植经济林树种高产油茶606亩;实施珍稀树种楠木改培任务3151亩;完成中幼林抚育间伐1885余亩,完成森林抚育3500亩。通过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增强森林资源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走出“以短养长、一林多用”的绿色发展之路。
完善服务机制 打通“最后一公里”
为健全林业工作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林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莲花县全面整合国有林场分布在乡镇的9个分场资源,将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实施分片区行政执法,制定印发《关于建立莲花县“林长+公安局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的意见》,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联动协作,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检察公益诉讼的有效衔接。同时,申报对全县3个基层林业服务站开展标准化建设,确保基层林业工作对接林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全县已办理林业生产服务设施用地7宗。
(莲花县林业局供图)
建立林木采伐信用监管机制,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对采伐集体人工商品林蓄积量不足30立方米的或面积小于3亩的,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进一步优化林木采伐管理,简化审批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在保障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安全的前提下,为林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促进莲花县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让广大林农和林业经营主体切实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为林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半城山水满城绿,生态美景入画来。绿色,已成为莲花最亮丽和最鲜明的底色。林地能种树、能种药、能旅游,林业有灵活资源、有丰厚收益、有增值空间,莲花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点绿成金”,让生态资源产生了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邓佳/图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