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守护群众生命安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救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回眸

“在这次抗疫战斗中,医护人员们夜以继日地与新冠病毒进行激烈的拉锯战,把挣扎在生命线上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抢救回来,医护人员们个个勇猛顽强,表现出色。”因感染新冠病毒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得到及时救治后,84岁的月明望老人专程给医院送去锦旗,并写下了一封长达7页纸的感谢信。  

2022年年底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发布后,医院就诊人数快速增加,大量医护人员感染。和其他医院一样,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面对紧张的抗疫形势,全院医务人员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挺身而出、顽强应战,筑就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固防线,打赢了这场新冠患者集中收治的攻坚战。

微信图片_20230223100233

(2023年1月6日深夜,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综合科,病房仍然是忙碌的景象。)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15楼全部腾出来收治新冠患者!” 

“呼吸机明天必须到位!” 

……  

为应对短时间激增的患者,医院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了发热门诊扩建工作,扩建后的发热门诊最多可容纳500人,极大地缓解了发热患者就医难的问题。  

为全力保障老年人和重症患者救治,医院转化了21层病区,全部集中收治新冠阳性患者。根据科室需求,全院统一调用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为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医院调配了350张床位专门收治新冠重症患者。对重症、危重症以及有可能出现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救治情况进行多学科联合诊疗,医院积极发挥3年来积累的抗疫经验,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 

同时,医院抽调了有多次抗疫经验医务人员组建医疗专班,分区包干病区开展医疗巡查。医院还成立临床督导组,每日走访临床科室,让病情得到缓解的患者尽快转入普通病房、让病情好转的轻症患者尽快出院,保证重症床位收治急危重症患者。 

除此以外,为减少患者外出、方便群众就医,医院针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阳性患者,开设线上门诊,服务涵盖内科、外科、妇科和儿科,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健康咨询、问诊、就医用药指导、开单(药)、药品邮寄等服务。 

“为应对这轮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就诊高峰,我们打破原有医疗格局,统筹调配全院床位资源,统一调度人员和设备,做到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务部主任李芳表示,在这次抗疫过程中,全院职工统一思想,通力合作,高效运转,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提升了医院应急救治能力。

微信图片_20230223100238

(2023年1月6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危急重症科主任医师刘涛为前来支援的医生演示ICU设备操作。)

全力以赴救治患者

大范围人员感染新冠病毒之初,作为曾经两次被启用为中西医结合新冠救治定点医院的抚生院区,承担了新冠阳性感染者的主要救治任务。  

为了做好患者集中收治工作,医院紧急成立了新冠阳性患者综合病区。病区一经成立,就立即涌进了大量患者,给科室医护团队打了个措手不及。与此同时,医务人员也集中感染,病区护理负责人罗莹华和杨瑞咬紧牙关,连轴上班,三天两夜的时间里只睡了5个小时,坚持在岗的医护人员平均日工作时间达14小时。在大家的艰苦努力下,医务人员挺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保障了病区正常运转。  

在本次战“疫”中,作为“前哨”的急诊科和发热门诊首当其冲,被按下了“快进键”,接诊人数持续攀升,发热门诊就诊量骤增,急诊科日接诊量也达到了顶峰。“最开始的时候,发热门诊一天要接诊200多位患者,是平时门诊量的10多倍。”发热门诊医生盛励说。急诊科护士长侯静喉咙已经嘶哑,每日高强度地抢救患者让这位平日里中气十足的护士长面露疲态,“感觉睡觉都在抢救患者”。面对这远超接诊能力的门诊量,全体医护人员开启一级“战备”状态,轻伤不下火线,有的发烧也坚守岗位,有的病情稍好转立即返岗。他们都像上了发条的陀螺一样,高速运转在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最前线。

微信图片_20230223100244

(2022年12月28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士正在为其他科护士做危重症培训。)  

重症救治是新冠病毒感染救治最难啃的“硬骨头”。“几乎一夜之间,病区就住满了,新增的病区也很快收满患者,急诊还在不断转运患者过来。”ICU主任赵文辉压力很大,他心里很清楚,只有加床才能尽可能多地收治患者,然而重症病房是加床难度最大的病区,每张床都需要多种高端医疗设备与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作支撑。而现实是,大家都在“连轴转”“日夜转”,ICU病区医护人手明显不足,很多都是带病上岗,实在发烧得厉害才回去休息一下,烧退了就马上回到岗位上。在救治本科室患者的同时,危急重症科还要兼顾全院重症患者的会诊, 一天有20多例会诊,往日死守在ICU的医生们,个个成了“飞人”,飞奔在会诊的路上。  

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8名医生负责130多位患者,而且大多是危重症患者,门诊量是往常的3倍。“全靠‘硬撑’,科里的医生和护士大多都‘阳’了,但是职责所在,大家不可能丢下患者不管,都是咬着牙能撑一会儿是一会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元兵说。 

“3年来,在救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救治资源,也锻炼了一大批战斗力强的医护队伍。”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刘良徛说,“疫情防控新形势下,各方面的挑战较往日都有所增加。但3年抗疫经验的积累,给了我们战胜疫情的底气。”面对这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全体医护人员在战斗中凝聚出巨大的精神力量,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防线。在全员的努力下,医院平稳度过了此次新冠病毒感染的高峰期。截至2023年1月27日,在本轮疫情中,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累计收治新冠患者3000余人,出院患者2700余人,中药参与治疗率98.2%。

微信图片_20230223100251

(2023年1月6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生为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检查胃管。)

中医战“疫”彰显力量

“从2019年开始,我们就在研究如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2020年研究出的药方开始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治疗,历经江西定点医院及在武汉、上海等地的应用,取得了肯定的疗效。”刘良徛介绍,抚生院区曾两次被设为江西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省级中西医结合定点医院。期间,所有患者均得到了有效救治,实现“零感染”“零加重”,获得患者们的一致认可。在此次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来临之时,中医药再次显现了独特优势。

微信图片_20230223100255

(2023年1月12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士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做穴位敷贴治疗。)

“太神奇了,我吃了一服中药就退烧了!谢谢胡医生!”在病房忙碌了一天的中医经典科医生胡子毅收到了患者在微信群里的感谢。在医院新冠线上门诊启用之前,为了满足轻症患者就医开方的需求,中医经典科自发地利用微信群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进行线上问诊开方并帮忙寄药。“很多患者反馈服用中药后效果特别好。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觉得中医是‘慢郎中’,其实只要用对了药,见效很快、疗效确切。”胡子毅说。  

中医药在救治传染性疾病方面的优势在发热门诊中也得以发挥。“根据本地气候和人群体质特点,发热门诊拟订了5个退热方,加上医院协定的院内制剂一共有8种,通过调配组合,共形成了16种退热方案。我们提前制作好颗粒或代煎剂,直接放置在发热门诊的药房,避免中药在药房夜间下班后断档。”盛励介绍,“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情况,在协定处方的基础上,医生对处方进行调整,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同时指导患者在家中进行热敏灸及中药泡浴等特色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对于留观的急危重症患者,发热门诊将中医药介入的关口前移,提前运用中药注射液输液、针灸治疗、耳穴压豆以维持生命体征,运用益气活血、宽胸理气、化痰止咳和利尿通便治法,改善患者血氧低、胸闷、腹胀、便秘等症状。

微信图片_20230223100300

(2022年12月15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科护士在为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熬中药。)  

中医药在降低重症转化率和病死率方面的显著疗效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也得到了印证。“我们科收治的基本都是高龄患者,80岁以上占了绝大部分。”张元兵回忆,“一位患有多种基础疾病的93岁患者,入院时高热39.5℃,呯吸急促,血氧饱和度只有81%左右,肺部CT提示两肺多发实变影。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除了针对其基础性疾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以外,运用麻杏石甘汤和藿朴夏苓汤加减。7天之后复查胸部CT,患者的肺实变基本吸收了。”  

部分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阳康后会进入肺间质纤维化阶段,出现经常性的呼吸困难,中度以上的患者无法从事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为了帮助这部分患者,院内制剂“温肺化纤汤”发挥了重要作用。“温肺化纤汤是在国医大师洪广祥‘治肺不远温’学术思想指导下拟定的,对于阳康后症状没有缓解、肺功能没有完全恢复,特别是胸部CT提示有肺间质病变的患者疗效显著。”张元兵表示。早在2020年5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开设了江西省首个新冠病毒中医康复门诊——新冠肺炎后肺纤维化康复门诊。张元兵说:“中药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的同时可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减少粘连,大部分的新冠肺炎后肺纤维化都是可以得到修复的。”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严小军表示:“在这场抗疫大战中,全院职工上下一心,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勇担社会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信念行动保质保量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生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真正做到了‘群众有所乎,医院有所应’,是人民群众值得信赖的健康卫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