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东方甄选和董宇辉又登上了热搜,这次是被消费者质疑虚假宣传。据媒体报道,江苏的消费者王先生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购买了董宇辉声称的“100%野生海捕”大虾,可他发现这些虾其实是养殖的。投诉半年无果后,王先生选择起诉“东方甄选”。起诉后,东方甄选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王先生,称东方甄选被供应商骗了。
明明是人工养殖的虾,带货主播、供应商都冠上“100%野生”、“海捕”的名号,包装上也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里所说的中英文标签,说明产品存在不实宣传。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东方甄选的客服回应称,“虾是在海域养殖的,可能叫法不同。”这个说辞颇有偷梁换柱之嫌,养殖和野生怎么可以混为一谈,分明是在玩弄文字游戏,不肯承认错误,还试图误导消费者的认知。
显然,这款水产品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商家理应赔偿损失。然而,消费者连续投诉半年无果,不得已起诉后,东方甄选才上门求“和解”,还解释供应商有缺斤短两、分量不足、大虾掺小虾的情况,他们也是被供应商给欺骗了。等到起诉才主动联系消费者,这态度明显不够真诚,迟来的道歉也有些敷衍,还将责任推给供应商,如此说来,“甄选”又有何意义?
消费者之所以愿意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购买商品,主要就是冲着新东方的招牌而来,认为其可信度高,主播董宇辉又是老师身份转型,说的话有文采,人也老实可靠。而且,东方甄选主推“甄选”这一“人设”,宣称所售商品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产品质量优异,让粉丝产生了强烈的信任感,进而纷纷下单。可见,东方甄选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拥有数千万粉丝,成为直播带货的生力军,跟其精心塑造的诚信经营形象有很大关系。
可是,从“养殖虾当野生虾卖”事件看,东方甄选并未做到严格把关,不仅产品产地有问题,连供应商的资格都没认真审查,竟然让参保人数为0、注册地址疑似为虚假地址的公司做供应商,凸显东方甄选的供应链管理存在疏漏。东方甄选不能急功近利,应立足于长远发展,及早弥补管理漏洞,可吸纳供应链专业人才,加强产品甄别和供应商资格审核,严加筛选每一款产品,做好售后服务,维护消费者权益。
直播带货已经全面普及,逐渐成为主流网购模式之一,但是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诸如虚假宣传、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刷流量、售后差等,给消费者利益造成损失,也毁坏了直播带货的声誉。因此,直播平台需要履行主体责任,强化管理制度,以保障消费者利益为发展导向,给入驻商家和主播立规矩,严厉打击违规带货行为,以形成严格的约束力量,推动直播带货健康有序发展。(特约评论员 江德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