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谈丨谨防不良文风坏了作风

汉初政风淳朴务实,文风亦然,《过秦论》《论贵粟疏》等名篇层见叠出、振聋发聩;魏晋南北朝时期喜好骈文,文风华丽奢靡,《玉树后庭花》之流亡国之音不乏,国家羸弱而亡。文风问题从来不是小问题,直接映射了国家的盛衰,关系到党风政风民风。

文风问题频发多样,必须严加警惕。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地关于文风问题的通报接连不断、层出不穷。这些被通报的文章,有的粗心大意,错字连篇,有悖常识,惹人发笑;有的照搬照抄,说闲话、说废话、说空话,不痛不痒,毫无营养;有的爱打官腔,不论对象,开口就是“规定”“要求”,居高临下,空洞说教;有的故弄玄虚,炫耀文笔,不说短话大白话,千言万语讲不到一个重点,群众听不懂、不愿听、听不进;有的不调查不研究,热衷于从文字到文字,坐在办公室编事例甚至造数据,文章与实际毫无干系。这些问题看似平常,危害极大。它们空耗行政资源,浪费时间精力,阻碍真抓实干,不仅损害个人形象,也降低党委政府威信,脱离疏远人民群众,必须引起重视。

文风不正实质是作风不实、党性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良文风的总根源,主要在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笔尖之下”问题频出,究其根源是能力平庸、思想惰怠,责任心缺失,对待公文不认真、不严谨,不思考、不行动;是能力不足、手段单一,习惯于以文件落实文件,讲不出自己的观点;是好大喜功、沽名钓誉,千方百计用材料显摆政绩、虚报成绩;是明哲保身、不敢担责,试图用文字掩盖问题矛盾。其实质就是作风虚浮,缺乏群众观念,缺少党性修养。

改进文风优良作风要在“上方”。领导干部作为材料、文件把关、审定、使用的最终一环,必须带头改进文风,向“短、实、新”看齐。讲话行文力求短小精炼、直截了当,观点鲜明、重点突出,能一言蔽之绝不啰嗦拖沓,能直言不讳绝不弯弯绕绕;材料文章务必扎根群众、紧贴实际,讲管用实用的话不讲虚话套话,讲通俗明白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思想观点力争认识深刻、富有新意,不照本宣科,没吃透的理论政策不讲,陈旧落后的观点不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管好自己的“一时一域”,带头示范、以身作则,一级带一级改出好文风,推动好作风蔚然成风。

向不良文风宣战,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大事,是事关长远未来的要事,是刻不容缓的急事。坚决杜绝不良文风搞坏作风、败坏党风政风民风,必须猛药去疴、久久为功,用群众语言讲好群众故事,用实际行动兑现庄严承诺,共同写实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马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