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天新闻丨江右锐评:“免密支付”也须“加密”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通的‘免密支付’功能,直到手机频繁收到账单提醒,才发现平台账号被盗,对方通过‘免密支付’消费了5000多元。这种事关会员安全的操作提示应该设置在明显位置,不能让消费者糊里糊涂‘被免密’。”近日,山东青岛市民李先生向《工人日报》记者讲述了自己账号“失窃”的经历。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下,支付方式的革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其中“免密支付”作为一种新兴支付方式,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便捷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风险,李先生的遭遇无疑为公众敲响了一记警钟:在享受“免密支付”带来的便利时,我们必须更加重视其安全性,确保每一次支付都在“加密”保护之下。

“免密支付”的初衷是简化支付流程,提高支付效率,但在操作过程中,不少消费者往往因为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对“免密支付”的开通和使用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警惕。李先生的经历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他对于何时开通“免密支付”功能一无所知,直到账户被盗刷才后知后觉。可见,消费者自身应提高警惕,增强风险意识。在使用“免密支付”功能时,应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和提示,确保自己了解其工作原理和风险。同时,定期查看账户交易记录,一旦发现异常消费,应立即联系平台客服进行处理。

当前一些支付平台在“免密支付”功能的开通和提示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支付平台作为服务提供者,在推广“免密支付”功能时,有义务向消费者详细解释其工作原理、风险点及如何防范,并在开通环节设置醒目的提示和确认机制,确保消费者在充分了解并同意的情况下选择使用。同时,对于“免密支付”的消费记录,平台也应提供清晰、及时的账单查询服务,让消费者随时掌握账户动态,及时发现异常。

“免密支付”作为一种新型支付方式,其便捷性不可否认,但安全性同样不容忽视。对于如何进一步加强“免密支付”的安全性,建议支付平台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生物识别、动态验证码等,为“免密支付”增设多重安全验证环节。此外,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支付平台的监督,制定更为严格的规范,确保支付市场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只有支付平台和消费者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免密支付”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为消费者筑起一道坚固的支付安全“防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