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评丨大学课堂教“擦边直播”,开设课程不应如此“随意”

近日,安徽一学院被指开设擦边直播课程,引发关注。据该校学生爆料称,在学校开设的一门名为“专业认知实践”的课程中,学校安排直播公司的运营人员为同学们授课,其授课过程中多次涉及擦边直播内容。学生提供的上课照片显示,授课PPT中出现“XX哥真帅”、“恭喜XX哥升级快乐”等低俗直播行业术语。尽管同学们都对这门课程表示抗拒,但学校方面施压,称该课程为必修课,不允许请假、旷课,否则将面临挂科风险,甚至可能影响毕业。

近年来,随着线上消费需求不断释放和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普及,我国直播电商产业进入爆发期。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各行各业对于直播专业人才可谓求贤若渴,直播课程的开设便应运而生。从学生角度来说,学校开设直播课程,可以提高自身的技能储备,在就业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从行业角度来说,学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进入行业后,会产生积极的“鲶鱼效应”,刺激行业内卷,通过提升直播的内容质量来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推动行业良性发展。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和配套的设施条件,大部分高校开设的直播课程质量不佳,课程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高校开设直播课程,本质上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为适应时代变化和复杂的社会发展所作的积极回应,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必须要明确,一门课程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学生意愿、教师团队以及课程硬件资源等现实因素,一味追求社会的热点脱离学校的实际情况,不仅是对教学资源造成浪费,更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在本次事件中,正是缺乏相应的设施条件和师资力量,学校不得不邀请外部的直播公司来对学生进行授课,导致课堂上出现教“擦边直播”的荒唐现象。表面上看,直播公司的授课内容似乎更贴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可以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实际上,擦边直播虽然能换来一时的流量热度,但长此以往,必将会误导主播的价值取向,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高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桥头堡,更应承担起育人树德的重要使命,切不可让擦边直播如此随意的内容进入到课堂当中。

首先,学校应当严把审核关,建立健全合理的课程审核机制,对已有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审查,对不恰当的内容及时反馈,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而对新课程的开设,不妨多做些调研,多进行实践,不可做一时的“拍脑子决定”,在考虑学校自身实际条件的情况下,坚持教育与德育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其次,学校应该畅通沟通渠道,建立学校、学生双向监督的反馈机制。本次事件中,尽管学生们都对该课程表示抗拒,校方却听之任之,甚至以施压的方式企图对事情冷处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校学生反馈机制的缺失。学生对课堂效果进行及时反馈,本质上也是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必不可少的过程,让更多的想法可以看见、更多的声音可以听见,教学质量的评判中不应缺失学生的角色。

学校开设课程,应当慎之又慎,必须摒弃“追逐社会热点”的心态,要结合学校实际的办学条件,坚守“育人树德”的治学理念,层层把关,科学论证,让课程经得住社会风浪的实践考验。如此,才能使好的初衷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成就学校和学生的“双向奔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