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丨乘文创“东风”让老街区再“出圈”

老街区承载的不仅是城市的发展历程,还有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集体记忆。从古色文明到工业社会,全国各地都有老街区的留存,但“待遇”却千差万别,有幸者昔日重焕荣光,人流如织;没落者则寥落破败,门可罗雀。整体上,老街区的落寞之势已无法阻挡,虽然由兴至衰是自然现象,但久居于此的民众大都希望能让“老树发新芽”,再现老街兴盛风貌。实际上,老街区如何再“出圈”,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议题,而且还是文化传承的议题,当下,让老街区“搭乘”文创“东风”,无疑是绝佳选择。

老街区文创“出圈”,要“因地出新”。老街区文创的源头,来自于特定的地域文化“土壤”,其文化艺术创造也只有汲取“土壤”之“养”才能结出特色之“花”。在江西南昌绳金塔历史街区,沿用留存的古迹遗址,在原地修缮阁楼建筑,并以文创产品结合滕王阁景区特色,打造文化地标,成为特定的“南昌礼物”和“南昌印象”。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则以原国营宇宙瓷厂工业旧址为核心,结合传统景德镇瓷器产品文化,打造现代制瓷技艺、陶瓷产品、艺术创作等系列集群产品,让景德镇的古窑古瓷文化IP更响亮。由此可见,“因地”是基础,而“出新”才是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创造的根本,也是老街区文创“出圈”的出路。

老街区文创“出圈”,要“会讲故事”。每个老街区都有其承载的历史和“身世”,之所以能够吸引眼球就是因为其背后的故事,所以老街区的文创“出圈”,必须要有精彩的故事“殿后”。事实上,如同历经风霜的老人一般,老街区的故事特别多,但“会讲故事”的却并不多。当然,“会讲故事”并非只是宣传方面的陈述转述,而是要将其转化为文创产品的创作,转化为结合文学、艺术、技艺等多维度产品和理念,以作品形式去展现老街区以及老街区背后的故事,甚至“变现”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大唐不夜城”背后有盛唐的故事,“印象刘三姐”背后有智慧的故事,“会讲故事”就是要能让老街区“讲好自己的故事”,让老街区文创“出圈”更出彩。

老街区文创“出圈”,要“擅借东风”。擅于借节日“东风”让老街区文创“出圈”,于中国传统节假日期间在相对成熟的老街区开展特色活动,如非遗展演、古装游园花灯会、年节食品制作等传统民俗活动,提升老街区艺术文化、风俗民情的吸引力。擅于借会展“东风”,利用各地举行的大型会展活动,推销老街区特色文化和风貌,如借用丝绸产品、瓷器产品、茶饮产品等展销会相关主题会展开展特色营销,让新潮与历史相融合,让文化与产品相结合,才能让老街区的文创更能“老树开新花”。(戴庆锋、虞越)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