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提升“五维一体”抓落实能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没有落实,再好的政策都只是一纸空谈,再美的蓝图都将是海市蜃楼。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能不能抓落实、会不会抓落实,是检验年轻干部的“试金石”。

面对新时代的新任务,基层年轻干部要增强对“不抓落实就是失职,抓不好落实就是不称职”的认识,以“工作不落实绝不松、问题不解决绝不放”的拼劲和韧劲,立足“思想、政策、方法、能力、时间”等五个维度,不断提升抓落实思想认识和能力水平。

思想上突出“高度”,强化担当抓落实。抓落实体现着把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各项决策部署执行到位、落实到位的思想意蕴,“落实”体现的是结果、蕴含着要求,意味着必须用力担当。作为抓工作落实的中坚力量,基层年轻干部要强化“一日无为、三日难安”的紧迫感,强化“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以敢为人先的锐气、舍我其谁的豪气,切实做到重要任务亲自部署、关键环节亲自把关、落实情况亲自督查,将担当实干融入到具体工作之中,不断提高抓落实能力。

政策上把握“准度”,吃透实情抓落实。能否将中央和省委的政策落地落实,关键在于是否将政策精神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基层年轻干部要吃透上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形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加强对政策落实的敏锐性和前瞻性,做到政策不变形、不走样,为抓落实提供准确支撑;要摸准下情,主动到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深入了解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准确掌握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为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抓落实提供精准靶向。

方法上力求“广度”,开拓创新抓落实。基层工作纷繁琐碎,群众素质参差不齐,抓工作落实要讲究方式方法。基层年轻干部要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必须抓到点子上;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分清轻重缓急、理清千头万绪,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避免“弹乱琴”甚至“乱弹琴”;要强化沟通、注重团结,推动构建上下联动、横向配合、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以更加整合的工作资源和力量去推动工作的落实。

能力上注重“强度”,锤炼本领抓落实。能否把工作落实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年轻干部自身的能力水平。基层年轻干部要强化沟通能力,运用群众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和沟通方式,善于用“民言民语”把上级的政策传达到基层,同时在与群众的良性互动中搜集到群众的真实反映和真切心声;强化数据搜集及运用能力,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工作落实的速度和准度;强化总结能力,把人民的心声、反映的问题梳理总结好,形成有针对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供上级领导决策参考。

时间上不惧“长度”,持之以恒抓落实。抓落实是一种意志的较量,是常态化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基层年轻干部要有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和毅力,要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愚公移山的恒心。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稳扎稳打,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一任接着一任干,对工作落实情况经常抓、反复抓、持久抓;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千招万招,不抓落实都是“虚招”;千症万结,不抓落实都是“死结”。基层年轻干部要争做新时代的“实干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苦干实干加油干、凝神聚力抓落实,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才能“不耽误一方发展、不辜负一方百姓”。(沈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