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安:“基础工作 + 特色项目”提升救助精准度

近年来,高安市通过建立社会关爱援助体系,创新了特殊困难群体的援助方式,探索专业领域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手段和方法,采取“基础工作+特色项目”方式,对关爱援助对象展开细致的需求调查与评估,详细掌握关爱援助对象个性化需求,并通过项目化的运作方式,统筹社会力量与政府救助有效衔接精准对接援助资源,形成基础救助与特色救助项目结合的救助方式,实现提升困难群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增加社会救助的精准性。

探视巡访,摸准需求脉络。建立探视巡访分级分类制度,在实现探视全覆盖的基础上,完成3635名救助对象“巡访摸排”“上门问诊”,形成需求单2980份。根据“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将救助对象分成高中低三类风险级别,采取高中低三级探访频次,对应高中低三类服务需求。在“上门问诊”基础上,通过设立“心愿墙”,发放民生“问卷”,以及“开门纳谏”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需求”,拟定一张救助对象服务清单,形成了关爱、帮扶、培育三大服务体系。

网络资源,找准服务供给。围绕服务“发力点”,形成“资源网”,坚持“五社联动”服务模式,以社工为专业推手,社区为服务平台,培育社区志愿服务队伍,链接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等相关慈善资源,实现多方资源有效补位,拓宽救助对象社会救助资源渠道。同时加强“政社互动”,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发动、社工实施,拓宽民政、教育、文化、卫生等多领域慈善供需对接渠道,有效促进资源共享。结合需求形成“社会+家庭+救助对象”的关爱链,“社区+志愿者+救助对象”的培育链,“民政专员+社工+救助对象”的帮扶链等三条服务供给链,织密社会救助“保障网”。

多元联动,激发救助活力。探索“慈善+社工”协同机制,用慈善公益资源助推社工扎根救助领域,以社工专长提升公益效能,实现两者的嵌合共生,激活社会救助活力。一是发挥民政局党组织的统筹作用,聚焦联动方向,紧扣救助服务。二是强化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赋能功能,引导其不断发挥专业优势,向辖区救助对象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夯实社会救助工作基础。三是动员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聚焦救助服务品牌化建设,持续创新提升服务供给。四是依托筹款平台,吸附慈善力量,推动服务供给的可持续性。

同时,高安市“基础工作+特色项目”的救助模式,在扩大救助范围基础上,对于“救什么”和“如何救”做出了有效探索。

积极发展服务救助,推动救助内容的精准化。深入推进“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工作,以政府购买服务民政服务站建设契机,提供专项救助,探索了“救什么”。建立了救助对象“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为救助对象提供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陪伴、教育支持、环境建设、能力提升等32项服务内容。提供小组活动84场,社区活动920场,个案服务1074人次,切实解决了社会救助领域“有政策、缺感情”的问题,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满足救助需求的多元化。转变角色,从一元管理走向多元治理,与社会组织、慈善力量形成合作与共治,借助社会力量弥补基层工作人员的不足,共同推动服务类社会救助的实现,实践了“如何救”。培育本土社会组织,引入专业组织,连接基金资源。发起“博爱互助在西湖”“把爱捎回家”“蓝马甲”“爸妈食堂”等行动20余个,累计获得社会慈善资源约46万元,提供7万人次,促进社会力量有序有效参与积极参与到社会救助工作,满足多元化的服务需求。

下一步,高安市将加强社会救助服务阵地建设,实施“两聚焦、两持续”,推动社会救助工作提质增效,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底线,扎实落实各项社会救助工作,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叶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