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教育开出“向阳花”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3日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新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10月23日 新华社)

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通过,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在孩子心智成熟的关键期,家庭教育与家庭成员承载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定位,亟需一个明确的方向。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及其他家庭成员应当注重家庭建设,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文化,树立和传承优良家风,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共同构建文明、和睦的家庭关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强化了家庭教育观念,明确了教育职责,回应了该谁管,优化了家风、美德教育,回答了怎么管,精准定位家庭关系,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法治保障。

责任进一步明确,家长将“依法带娃”。家庭教育促进法强调了家长该怎么做、做什么的问题。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同时,引导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孩子的身心成长是有特殊的规律的,对待孩子成长需要理性,而不是一味地宠爱或者苛责。在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高发的背景下,家庭教育促进法如同“雪中送炭”,作为首位责任人,必须担负起该有的教育责任。

合理安排时间,为“双减”保驾护航。继7月20日中央发布“双减”政策后,中央计划一年内有效减轻、三年内显著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此次促进法通过,将以法的形式,要求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有利于“双减”的进一步深入实施,政策与法律双管齐下将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更加健康、美好、积极的学习成长环境。

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家庭教育提供了指引,促进家庭教育逐渐走向完善,但实施起来还需政府、社会、学校的支持。政府要主动作为,当好家庭教育的“服务员”;社会力量要围绕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大局,积极主动与家长、政府部门交流,更好地促进家庭教育的顺利开展。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切实地为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推动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进而朝着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目标而努力奋斗。(韩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