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游玩,找个厕所怎么这么难?”山东济南市民王然(化名)抱怨道。元旦假期,王然和家人一起前往北京旅游,在一些景点和大型商超,王然发现女厕所排队特别长,家人只能在附近等她,极其影响游玩体验。后来为了减少去厕所的次数,她只能少喝水。(1月23日《法治日报》)
女厕所等候人数过多,一直是社会较为关注的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节假日,各旅游景点、各大商超的女厕所门口往往排了长队,而男厕所门口通常无人排队,有女性受访者吐槽:有时上个厕所得排半小时队。
最近这几年,围绕着“女性如厕难”而出现的一些纠纷或者说尴尬场面不时在景区上演,尤其是在一些热门景区上演:曾经看过一篇报道,某地景区,几位上厕所的女性因为“谁先上厕所”而发生打斗;还有的女性实在“等不及”不得不跑进男厕所;有女性游客,在人群里让别人遮挡一下,而“不文明一次”。这些比电影还“精彩的桥段”,确实是不文明的。可是,这样的不文明里何尝不是“活人不能被尿憋死”的惆怅?
“不敢喝水”“尽量不喝水”这成为了很多女性游客的无奈,也成为她们应对“女性如厕难”的法宝。从一个层面来说,这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而问题在于,“尽量少喝水”的无奈需要被我们的社会看得见,并且需要用“柔情似水”的服务理念破解。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配备满足妇女需要的公共厕所,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尺度和体现妇女权益保护意识的重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时,应当考虑妇女的特殊需求,配备满足妇女需要的公共厕所和母婴室等公共设施。眼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旅游的时代。旅游不仅是经济繁荣的需要,也是人们休闲的需要,国家层面也在倡导全域旅游。因此,我们应该为“尽量不喝水”的女性游客做些事情。
当务之急,需要有关部门统筹调研,将景区公厕比例布局的情况梳理清楚,依据游客数量,让公厕服务的承载量满足需求。此外,需要创设性的建设“第三卫生间”;在设计标准上提高女性厕位比例;采用潮汐公厕、公厕“智慧化”建设等方式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缓解女厕所供应不足的情况。(郭元鹏)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