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评丨“互换特产”或许只是图新鲜

陌生网友通过口头约定,互寄家乡特产,最近,互联网各大社交平台上流行起“互换特产”的风潮。

“互换特产”风靡网络,一方面源于网民对地方特产的“味欲”,另一方面则是想要体验新型社交。这迎合了部分青年人的心理需求,但我认为,把“互换特产”作为社交体验或许可行,盲目跟风却缺乏理性。

不以贵重论,一切看心意。开盲盒式的特产社交,具有一些新鲜感,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年轻人的社交需要,是一时兴起的交友方式新尝试。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换特产”活跃了流量,但也收割了年轻人的口袋,其背后潜藏着信任危机、诈骗风险,很容易成为一阵风。

在互联网时代,社交方式不断呈现出新形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众多的信任危机和交友乱象。我们理解年轻人追求个性社交的渴盼心理,但更要提醒年轻人遵从一般性原则,要学会量力而行、真诚至上。真正靠谱的社交方式,从来不是新鲜感,而是舒适度、有效性。陌生人之间的“友谊”建立起来很容易,长久维持关键还得用真心诚意,而不是光靠信任二字能行。

有人心诚则灵,有人暗里着迷。这样的社交方式,让人想起了互寄明信片的年代。但和明信片寄托祝福和问候不同的是,“互换特产”更倾向于追求一个感官“刺激”。虽说礼轻情意重,但当我们沉迷于互送特产的新鲜感,而忽视了真正的朋友、伙伴乃至家人的爱,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真正需要我们寄特产的,何尝只是“陌生人”?陌生人的信任虽然能给予我们莫大的肯定,但以“互换特产”的方式去获取,是不是走入歧途了?

尤其是,以“特产”建立的信任,也是建立在个人信息互换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在尝试这样的社交之时,如何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这才是真正的信任考验。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