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时评:抓实抓细调查研究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强调,要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坚决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第二批主题教育直接面向群众、面向基层,而调查研究作为主题教育的重点环节,必须抓实抓细。广大党员干部开展调查研究时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利刃出鞘”,主动向“老生常谈”、“坐而论道”、“形式主义”三大顽疾开刀,确保调研结果“真材实料”,以调查研究实效切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不搞“专攻老问题、不碰新矛盾”的“偷懒式”调研。深入调查研究是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存在短板弱项。新时代新征程,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将调查研究之“靶”立在时代发展需求之上,紧扣乡村振兴、改革发展、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聚焦社会关切的“焦点”、发展面临的“痛点”、群众生活的“愁点”,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精准选题,把准“时代脉搏”,找准调查研究的“发力点”,提高调研选题的时效性,增强调研工作的超前性和针对性,杜绝“猴年”调研“马月”过时问题的现象,避开“走老路”“随大流”的调研误区,确保调查研究“鲜度”。

不搞“只求有数量,不求高质量”的“交卷式”调研。调查研究的根本在于深入基层,重点在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而办公室的汇报听不全基层的真实情况,空调房里的材料看不清基层的实际样貌,“躲”在人民背后“坐而论道”,坐在办公室里“纸上谈兵”,这种脱离群众“闭门造车”式的调查研究不过是“空中楼阁”“水月镜花”,无法梳理得到基层治理中听不到的“堵点”和看不到的“盲点”。党员干部要主动沉下身、弯下腰,深入村头巷口、田间地头,与群众同坐“小板凳”、同吃“大锅饭”,多用百姓方言、农家土话拉近干群距离,让群众主动打开“话匣子”,用主动贴近的真心实意换得群众掏心窝子的真话实话,从“身边事”“手中活”“心里话”中找准政策堵点与民生热点,确保调查研究“精度”。

不搞“只为留痕来,不察真实情”的“作秀式”调研。调查研究的最终落脚点在于解决问题,推动成果转化,而不是挖空心思研究“生硬”的指标、弄虚作假制造“冰冷”的数据、花大力气包装“漂亮”的报告,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让调查研究“走样变味”,让调研结果变成“纸上花”。要采集到“带露珠”“冒热气”的第一手资料,收集到真实可靠的调研数据,就必须摒弃“采风型”的调研方式,杜绝“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的“调演”。要杜绝指尖上、脚尖上的形式主义,多一些“求真务实”“身入心至”,了解民情多问“百姓”不问“百度”,收集民意多用“脚尖”不用“指尖”,关注民生常用“脚板”不拿“平板”,主动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确保调查研究“效度”。(陈琪)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