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春:筑牢反诈“安全线” 守护百姓“钱袋子”

近日,宜春农商银行接到一通“特殊”的客户来电,客户表示自己急需用钱,但银行卡转账额度不够,希望能将非柜面额度调整至3万元。经核查,根据该行账户分级管理制度,该客户账户非柜面交易日限额为2000元,如无特殊情况能够满足日常消费需求。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工作人员敏锐察觉到客户存在遭遇网络诈骗的可能,便向其询问提额详细事由。

最初,客户声称自己亲戚住院,急需支付医疗费用,但当工作人员进一步询问病人在哪个医院、是否有挂号单、住院凭证等信息时,其回答变得有些支支吾吾。在工作人员的一再追问下,客户表示近期在手机上注册了一个APP,做任务刷单可以返现,目前通过他行账户已经刷了8000多元,平台声称只要再刷2万就能获得更高级别的奖励。面对如此明显的网络诈骗行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告知“网络刷单就是诈骗”,向客户耐心讲解了刷单诈骗的惯用手法及危害并协助报警,同步暂停了其账户非柜面业务,此时卡上尚有资金2.83万元,成功避免了客户进一步资金损失。事后,客户给该行工作人员发来信息,表示认识到了刷单骗局的危害,对该行限制其账户交易表示感谢,并感慨“唾手可得的利益会让人失去理智”。

在当下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金融诈骗形式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如前文所描述的“刷单”骗局等手段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更给社会经济秩序和百姓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宜春农商银行作为本土服务“三农”、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肩负着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责任。在当前严峻的反诈形势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始终视反诈工作为己任,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大力宣传,防患未然

提高客户防范意识是预防金融诈骗的关键。宜春农商银行充分利用营业网点遍布优势,在厅堂设置反诈宣传专区,摆放宣传资料、张贴海报、播放宣传视频,向客户普及反诈知识。大堂经理和柜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也会主动进行风险提示,提醒客户注意防范金融诈骗。

同时,该行积极拓展线上宣传渠道,利用微信公众号向客户推送反诈信息和风险提示,今年以来共推送反诈方面内容10余篇。通过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内容,让客户随时随地了解金融诈骗的新动态,增强防范意识。

此外,该行还组织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公益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40余次。员工们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开展互动问答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反诈知识。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学生、农民工等易受诈骗群体,进行重点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监测预警,及时挽损

为了更好地发现、打击各类诈骗行为,宜春农商银行积极利用交易监测系统,对客户交易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分析。通过大数据技术和风险模型,以及线下业务办理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和风险线索。一旦发现可疑交易,立即启动预警机制,由专人进行核实和处置。一经核实,及时采取止付、冻结等手段,防止客户资金损失,并迅速与公安、监管部门取得联系,将可疑交易线索移交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通过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保护客户资金安全。

金融诈骗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当下网络电信等各类新型诈骗兴起,反诈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未来,宜春农商银行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不断创新反诈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反诈工作水平,以实际行动筑牢反诈“生命线”,守护百姓“钱袋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积极贡献农商力量。(邓文静)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