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时评:“穿针引线”绣出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更好地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就要求驻村工作既要会“穿针”,也要会“引线”。

要捏稳“针柄”,练实功底。打铁还需自身硬,第一书记要强化自身建设,着重突出能力锻炼,把驻村工作当作“演练场”“锻造炉”,多一点使命感,多一点责任感,多一点紧迫感,不断加强政策业务学习,及时了解掌握新政策、新动向。要时刻保持知识恐慌,积极学习农业生产、项目建设、经济管理等多方面知识,成为乡村振兴的“全能手”;要多“走出去”交流学习,打开视野,开放思路;要当好“学生”,多向群众虚心请教,从群众的首创精神中提炼总结,获取“活知识”,学到“真功夫”。锻炼一线作战能力,提升破解难题能力,切实提高为民解困纾难的本领。

要对准“针孔”,清晰定位。心中有本账,干事有方向。要全面了解村情,对当地的资源禀赋及存量要烂熟于胸,做到精准发力。要深入了解产业发展结构,钻入田间地头,对“适合种什么?种什么更有潜力?”要有科学论证,秉持“只选最合适的、不选最火热”的观念,紧盯优势,深耕细作,不能盲目跟风市场、一味追求“赚热钱”,发展“短期式”产业。村民是乡村的主人,要全面了解民意,走街串巷,深入群众当中,倾听村民的意见,融合村民的期盼,不能总是替村民拿主意,以自己的“想当然”代表村民的“我所愿”。

要抓紧“线头”,引好活水。第一书记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肩上扛着的是村民的期盼,“单打独斗”显得力量单薄,难以驱动发展之车驶入快车道,做好“请进来”工作显得很有必要。要聚焦产业发展,戒除“等靠要”思想,不能坐等上级给项目、给政策。要充分挖掘乡贤资源,利用好乡贤力量,主动加强联系,打好“乡情牌”,吸引广大乡贤回乡投资。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摒弃完全“靠资源、谋发展”的传统路径,不断探索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发展中下游产业,延展产业链,扩大产业布局,推动乡村产业朝着现代化、技术化、科学化迈进。

要绷实“线结”,提升成效。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充分利用村集体经济收益,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面貌,推进改善乡村医疗、教育、养老、托幼等民生工程,使民众充分享受发展红利,不断提升民众获得感、幸福感。要管好经济账,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强化使用监督,算好经济账,把每分钱用在刀刃上。在政策允许、确保不踩红线的条件下,要有胆识、有魄力,敢于创新,围绕为民谋福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赣州 温智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