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天新闻丨江右时评:这些乡村振兴“新鲜事”让我们充满信心和期待

——2024年全国两会系列评论

如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如何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元素结合起来,留住“原味”的绿水青山?如何能让更多的人才、资金、产业向农村流动,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近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六位代表谈乡村振兴“新鲜事”》的报道。来自江西的六位全国人大代表,围绕相关话题建言。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系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让绿水青山价值“变现”到变“治已贫”为“治未贫”,从让古村落“留下来活起来”到让乡村文旅更有“瓷”力,从让村民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红到乡村“大舞台”吸引人才来,六位全国人大代表结合江西各地实际,阐述着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让乡村振兴更富美的具体实践,解析着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进路径、方式方法、具体举措。一条条“幸福密码”,绘就乡村振兴幸福画卷,不仅让群众尝到发展的甜头,也让我们对接下来的乡村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农业强,强在让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五位一体”推进乡村振兴,首当其冲是要解决好“产业兴旺”,产业不兴旺,农民兜里没有钱,就无法实现乡村振兴,更无法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持续有力的保障。六位全国人大代表在建议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各地产业发展,如发展生态产业、扩展陶瓷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等等,其落脚点都在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上。近年来,江西各地通过做强做优做大乡村优势产业、乡村特色产业,加快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步伐,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农村美,美在让传统村落美美与共。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努力守护好这份珍贵的“家底”,并兼顾文化传承、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才能把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融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进程中。近年来,江西各地始终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坚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并行,持续推动传统村落的保护水平与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前不负先人的创造,后不负来者的期望。”提高传统村落创建水平,促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让传统村落“留下来”“活起来”“美起来”,助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让广大群众从中受益,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

农民富,富在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农民发展、农民富裕、农民根本利益得到保护,这一落脚点和出发点不应变。近年来,江西各地通过强化科技助农支撑、人才队伍支撑,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等多措并举,不断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着力在巩固、拓展、衔接上下功夫、见实效、出成果。将“民之所盼”转化为“政之所向”,让更多的人才、资金、产业向乡村流动,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激活出乡村振兴内生活力,让广大农民信心更“足”、腰包更“鼓”、笑脸更“欢”,乡村全面振兴的“幸福圈”持续扩大,群众幸福感“触手可及”。(特约评论员 林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