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时评:“16+N”宣讲队,让党的创新理论更接“地气”

“保护耕地种好粮,对家庭而言是为了温饱和致富,可对国家而言就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近日,抚州市东乡区小璜镇挎包宣讲服务队队长欧阳改凡来到鲁家村邹家村小组,以小故事讲大道理的形式宣讲,受到村民的欢迎。

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抵达“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而选优配强宣讲团队,构建多级理论宣讲矩阵是关键。为此,江西省东乡区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将理论宣讲与重点工作、群众需求、重点领域结合起来,在党员干部、行业专家、文艺工作者中遴选队员,组建“16+N”宣讲团队,即在区级层面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建的老兵宣讲团、助企纾困宣讲队、“理”响新农村宣讲队等16支专业宣讲队伍,打造出了一支常伴群众身边、常讲常新的宣讲生力军。

接地气,就能凝聚人气。基层宣讲主要面对的是普通农民群众,要让党的“好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浸润百姓心灵,既需要宣讲服务队的队员们尽可能地走出去、走下去,深入基层第一线,深入到基层群众的田间地头、院坝头进行宣讲;也需要宣讲队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言土语和群众沟通、交流。“16+N”宣讲队,让群众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能听得到、听得懂、听得明白各种深入浅出的宣讲,这确实是值得推崇的好事实事。

“16+N”宣讲队,让面对面、心贴心的理论宣讲常态化。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中,一些地方的宣讲之所以“既有高度,也有温度”,就因为不搞“大水漫灌”,而是原原本本学、创新形式讲,把报告变成家常“方言”,将理论转换成“群众语言”,将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理论宣讲也就自然达到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效果。“16+N”宣讲队以乡村党员干部为主体,广泛吸纳致富能手、乡贤能人、百姓“名嘴”等,组建挎包宣讲队、红马甲宣讲队、好人宣讲队等进村入户宣讲,这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面对面、心贴心宣讲,让宣讲既有温度更有力度。

“16+N”宣讲队,针对不同群体、不同层面、不同行业的听众,选择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讲,使群众“坐得住、听得懂、用得上”,达到了入脑入心的效果,助力打通了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值得肯定,值得推广。(江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