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时评丨让“大胃王”吃播没有“流量”空间

记者近日观看30多场深夜吃播,并采访相关业内人士了解到,深夜时段,被明令禁止的“大胃王”吃播又回来了。这些主播一般在晚上11点以后上线,在“吃吃吃”的同时推销产品或植入广告。(12月20日 法治日报)

“大胃王”吃播被明令禁止,一方面是造成粮食浪费,与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相违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饮食健康生态和吃播自身健康着想。如今他们不惜“铤而走险”,又“重现江湖”,并不是食物真有多好吃,或者相关监管政策放松了,而是因为流量和产品广告变现。简言之,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毫无疑问,这是“顶风作案”。奈何他们或他们背后的机构深谙“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的道理,不再选择白天进行直播,而是到了夜深人静,监管人员都要“打瞌睡”的时候,进行直播。此时此刻,很多网友习惯性在睡前刷刷短视频,是流量的“集中时段”。可见,谋的依旧是流量生意,钻的是监管漏洞,端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事实上,禁止起效之后,确实很多吃播进行了转型,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然而,一部分吃播只是暂时隐藏起来了,有的偷偷在半夜三更起来直播,有的则变着法子玩起了新的花样:吃得少了,或者吃的方式没那么夸张。随着监管进入常态化,当越来越多的吃播找到了监管留白,玩起了“躲猫猫”,再严厉的禁令也可能成为一纸空白。这是监管之失,更是平台之责。

令行禁止就必须落实到位。毋庸置喙,平台在“大胃王”吃播重现这件事上,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2年前,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就发布了关于印发《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而且还指出,对上述行为拒不改正或情节严重的,处以罚款、通报批评或节目停播整顿,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为了所谓的“流量”,平台放松或者放纵内容监管,并提供此类现象生存的土壤,是“装聋作哑”的错误行径。对此,平台要拿出作为,给予此类吃播删除作品、关停直播、封禁账号等处理。同时,要引导主播积极推广健康的饮食文化,从而减少对“大胃王”吃播的关注。

健康的吃播确实可以让人“下饭”,但是囫囵的吃法却让人“作呕”,不仅辣眼睛,还容易带来饮食观崩坏。都说“直播的尽头都是带货”,作为观众的我们也要理性一些,对“大胃王”吃播保持应有的抵制态度,对他们售卖的产品保持警惕。要知道,美食是自己吃出来的,而不是从吃播口中品出来的,不给这些“大胃王”关注,他们也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