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多方合力 享文明之风

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诞生至今不过短短50余年,网络已然成为人类重要的“第二生存空间”。而中国互联网即使起步晚,依然快速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网民人数最多,联网区域最广,线上购物、5G技术、移动支付、直播短视频等均走在世界前列。当“网络互联,物物相息”的智能时代开启,“中国技术”“中国模式”带领着华潮走向世界舞台,如何推动网络文明建设,提升网络文明素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发展和治理相统一、网上和网下相融合,广泛汇聚向上向善力量。”这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必须携手共建网络文明,共同守护美好精神家园。

主流媒体要发挥好引领作用。在这个流量为王、用户至上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平台的多元化也推动着主流媒体从“传播层”走向“服务层”。面对新的形势,主流媒体要考虑在当前这个大背景下,如何积极发展,引领网络文化建设。2021年的夏天,央视主持人就以一档全新栏目《央young之夏》火爆全网,通过精确把握和对接观众共鸣点,从才艺竞演到故事呈现、情感寄托都实现了跨越式“破圈”“破次元”,让广大网友直呼过瘾;从春节晚会,到元宵晚会,到清明特别节目,再到端午晚会,河南卫视四次出圈,用独有的资源创造了全新的时空隧道,将历史跫音搬上荧屏收获无数点赞好评。两大主流平台标杆式的节目呈现,与时代同频共振开启了主流媒体全新高光时刻,成为网络流量的风向标,也为各大平台的网络空间建设提供了思路,只有优质的文化产品,才能在大数据中突出重围,一马当先。

同做好网民,共建好家园。网络世界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线上公共空间,在这个人人都能发声的自媒体时代,大到直播和作品发布,小到点赞转发,都是网络文明的一部分。当平台和主流媒体主动引导和创新,作为网民个体也必须自我约束和积极进取。归根到底,全体网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量密码”,只有每个个体能够增强网络素养,抵制低俗文化,追崇丰富的网络内涵,才能催动各大媒体平台、网红IP不断提升网络服务水平,打造“现象级”传播产品,让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充沛、主旋律更高昂。

以法治保障筑牢网络安全“金钟罩”。网络生态治理 “管得住才是硬道理”。作为互联网平台,应当主动做好“数字守门人”,加强行业自律,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自觉维护网络传播秩序、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管好所属平台上的明星艺人、经纪公司、粉丝团、网红IP的账号。同时,完善内容审核、账号管理、流量算法、榜单头条等方面的制度,对未成年网民进行重点监管和保护,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原则。而作为行业部门,更应该发挥引导督促作用,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重拳出击,用实际行动捍卫网络清明。

总而言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当责任,网络平台、社会组织、广大网民等要发挥积极作用,共同推进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以时代新风塑造和净化网络空间。(邱莉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