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栖青年”莫当跟风“跑男”

随着“直播经济”渐入佳境,“地摊经济”如火如荼。白天当白领,晚上摆地摊;上班谈工作,下班搞直播……这些充满“人间烟火味”的“混搭”行为正逐渐成为“新常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双栖青年”的大军中,“副业刚需”“跨界组合”成为他们身上共同的特点。

所谓“双栖青年”指的是一边工作,一边兼职或者创业的青年群体。他们既有自己的主业,同时又做着其他副业,有着多重身份和多种职业。

其实,“双栖青年”并不算“热词”,也不是突然间兴起的群体,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增加了年轻人对于固定职业的不安全感,同时,由于在线教育、直播带货等新业态的逐渐成熟,以及国家出台的系列稳就业、保民生政策的强有力刺激,加速了众多青年的“双栖化”。

客观来讲,“双栖青年”将自己的业余爱好、知识技能甚至人脉关系进行商业变现,或者从事其他商业活动获取收益,这既能够增加个人的经济收入,还能获得不同的社会体验,对于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创新业态等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现实往往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据统计,“双栖青年”中,24至28岁年龄段的人群占比高达一半。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刚踏入社会,初入职场,财力、经验、阅历等都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少人是怀着“一夜暴富”或者跟风的心态,进行“双栖作业”,有的人甚至连自己的本职工作都没有完全熟悉,极端点的更是把“双栖”变“多栖”,成为“跑男”频繁“试错”,这样一来,获得的收益,创造的价值可想而知。

俗话讲: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双栖青年”中这种随波逐流,跟风而动的现象,对于所在单位而言,不仅会造成用工需求的异常波动,增加招聘成本,还会影响企业人才培养进程和运行效率。就“双栖青年”本身而言,撇开个人时间和精力有限难以“玩得转”不说,“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能否安心专注的把头手的工作干好,在本职岗位上不断精进,还需要打一个问号。同时,要是“双栖”的大多是含金量低,门槛低的工作,投入和产出很难成正比,往往劳神费事,最后搞得一地鸡毛。

因此,要想让“双栖青年”成长为精通多种技能的“金凤凰”而不是“主业变副业”的“跑男”,一方面,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强对“双栖青年”就业状况数据的调查研判,并通过网络媒体宣传推送等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积极正面引导;另一方面,家长在尊重年轻人选择的同时,也要主动关注其工作生活情况,避免出现要么一味投钱,要么放任不管的极端现象。与此同时,作为“双栖青年”个体而言,应当做好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对自身的能力水平要有清晰认识,对于主业应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不能“一言不合”就创业,“一不小心”就换岗,而是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于“副业”量力而行。

工作无小事,且行且珍惜。“双栖青年”需要珍惜当前的主业,精准选择好副业,才能让职业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越来越顺。

冯春天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