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蓉江新区:奋力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6月10日上午,《勇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担  奋力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样板——赣州蓉江新区“三年大变样”建设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召开。赣州蓉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凌介绍了蓉江新区三年来建设发展成效的相关情况。赣州蓉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谢清泉、李绍武、范秀刚等出席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蓉江新区地处赣州中心城区“五大功能区”的几何中心,面积130平方公里,辖两个镇一个管理处,35个村(社区)。2017年5月16日,蓉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到今年,就是成立3周年。2017年9月,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支持赣州蓉江新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蓉江新区“一区四中心”的发展定位,提出举全市之力建设蓉江新区。

三年来,蓉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一年打基础、三年大变样、五年成规模”的目标,秉持“品质建区、产业兴区、民生立区、生态强区”的信念,始终保持高标准高品位建设的耐心和定力,以“六大攻坚战”为主抓手,克服人员少、融资难等各种难题,苦干实干创新干,建成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办成了一批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三年大变样”目标如期实现,有力推动了赣州市中心城区五区联动一体化发展。

坚持发展定力,打造品质新区主动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要求,始终坚持“高标准、高品位”建设。规划引领。该区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总体规划和生态景观、交通组织等专项规划,科学把握新区建设发展的节奏、时序、力度,划分了起步区、核心区、后期建设发展区。立足“百年大计”,规划“五横六纵”城市骨干路网和“两横五纵”地下综合管廊38公里。按照“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规划“一廊五脉七星多园”的生态体系。在77平方公里城市区域科学布局规划中小学校51所,并按300米服务半径配建公办幼儿园。规划返迁安置房18734套,总建筑面积308万平方米。

赣南师范大学附属蓉江小学

立足长远夯实基础。近三年集中力量重点建设蓉江三路以东、紧邻章江新区的26平方公里起步区。投入56亿元建成道路23条、长约50公里,“东西向”打通了和谐大道,“南北向”蓉江一路实现通车,环绕城区长23公里的滨江路路基全线拉通,城区边界越来越清晰。赣州第一条地下综合管廊建成运行,市政管线将逐步入廊入地。建成长约16公里防洪堤,城市防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到2019年底,起步区道路基本建成,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功能逐步健全,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空间形态逐步显现。保持耐心精细建设。按照“不低于普通商品房”的标准,建成返迁安置房5900套;同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成公园绿地面积1500亩,在建2250亩,完成投资达40亿元。滨江公园北段、新世纪公园精美呈现,时尚生活、浪漫休闲、生态滨江为一体的滨江景观带基本形成。仅用两年时间建成师大附小、师专附小、武陵小学等3所小学,每所学校功能布局齐全、硬件设施和生态环境达到全省一流。

高标准高品位建设的返迁安置房温馨家园F1-20投入使用

聚焦现代服务业,构筑开放格局根据“一区四中心”发展定位,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金融商务、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文旅、康养等产业,致力于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的高地。

精准选资错位招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引进北京易华录、清华启迪等科技创新企业,推动赣南数据湖、启迪科技城等项目落地,赣南数据湖示范中心投入运行,启迪K栈众创孵化基地即将开园。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中心建设,引进北京中书资源建设中书文谷、广州富力集团建设富力现代城;飞歌律动音乐公园、酷狗音乐小镇等项目正在积极洽谈。积极谋划金融商务中心(总部经济中心)建设,推进赣州市金融中心选址规划研究、金融商务区土地开发策划,已完成土地开发规划中期方案编制,目前吸引了平安集团等银行、保险企业前来合作洽谈。着力培育康养产业,青峰康养社区、和惠康复医院、蓝城康养小镇等一批康养项目正在深入洽谈。三年来,全区引进产业项目总投资259亿元,其中100亿以上项目1个,30亿元以上项目4个。

筑巢引凤培育产业。利用旧厂房进行改造,高标准建设产业园区,打造了风格独特、环境一流、设施齐全的516双创产业园和云创智谷新经济双创园,搭建起一站式低成本创业平台,吸引了100余家创业企业“拎包入住”。落实普惠金融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初创型、成长型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依托区内高校优势资源,强化人才引进,加快产学研转化融合发展,共建大学生实践创业平台。推动成立赣州市大数据发展协会,吸引同领域企业组团入驻园区,指导园区培育和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多措并举增强产业园区孵化企业和吸附人才的能力。

赣州蓉江新区516双创产业园

提升服务优化环境。以建设“五型”政府为契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建成政务服务中心,完善12345服务热线机制。推进证照改革,实现了39证合一。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开通“赣州通”蓉江新区分厅,实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办照“一次不用跑”。实行“领导挂点、干部蹲点”帮企机制,及时高效解决企业的问题诉求,做到“小事代办,大事协办”。

落实生态理念,建设宜居之城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不在城市建公园、而在公园建城市”,打好生态环境保护的“清、整、建”组合拳。

“清”。建立产业发展负面清单,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保准入机制,从源头上抓好生态环保控制。全面摸清家底,对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的企业,实行“退城入园”,威赛光电、港源制衣等一批加工企业顺利退出新区;2020年完成正大饲料、海螺水泥等企业搬迁。

“整”。全面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拆除了811家“小散乱污”企业,全面关停了禁养区内122家畜禽养殖场;彻底清理33家烟花爆竹零售经营门点,484家餐饮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实施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治理,提升了空气质量。

“建”。推进高校园区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建成了沉淀池和污水处理设施,从源头控制水源、保护水质。充分利用原有山势、水系、山塘、古树等自然生态资源,不挖山、不填塘、不砍古树,保护古树436棵和水塘56个。与城市道路同步规划建设截污干管一期、二期,建成截污干管6公里,市政道路污水管网71.7公里,有效解决污水排放问题。致力打造海绵城市,积极推进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和绿道系统建设,选用透水和柔性材料占比达70%以上,让雨水自然渗透、就地消纳。

蓉江一路综合管廊

倾力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指数坚持以人为本,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

妥善安置拆迁群众。按照“不低于商品房”的标准,优先建设返迁房。三年来共建成5900套;开展就业培训48期,实现农民转移就业7164人。

办最好的学校和医院。开展合作办学办医,依托高校资源,先后与赣南师大、赣州师专联合开办师大附小、师专附小,实现学校管理和教学“双提升”。师大附属幼儿园和附属中学陆续开工建设;市保育院蓉江院区、赣州中学蓉江校区今年9月份开学招生。2019年该区中考成绩全市排名向前迈进了11位,跃居全市第四,教学质量实现新提升。联合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合作建设了高校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取“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的模式,基本解决了金色春城小区及10个村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市中医院新院、市儿童医院选址入驻蓉江;与赣南医学院建立合作机制,合作共建迈出新步伐。

俯瞰新世纪公园

突出设施共建共享。与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系统构建了智慧城市“1141”体系。2019年,智慧城市运行指挥调度中心上线运行,建成3个智慧校园、2个智慧社区、5条道路智慧交通系统,实现了指挥协同、数据互联互通。优先推进涉及民生领域的“新基建”项目,6月底开通260座5G基站,实现5G网络全覆盖,并积极推进5G通信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加快校园、社区、道路等智慧端口建设,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共享。建成金色春城立体公共停车场,新建的学校、产业园区的停车场、体育文化设施实行社会开放共享;通过“建、管、用”三措并举,推进“厕所革命”,让群众“方便”更方便。

赣州蓉江新区智慧城市指挥控制中心

突出城乡统筹,推动融合发展始终把乡村建设放在与城市建设同等的位置,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构建赣州中心城区“后花园”。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把脱贫攻坚作为头号民生工程,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严格执行“三个落实”。截至6月9日,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2881户、9706人,实现脱贫2790户、9477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1%,省级贫困村坳上村2019年顺利脱贫退出。2020年全面完成剩余91户229人的脱贫任务,71户城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解困,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交通一体化,按照城市道路标准,规划建设了22.5公里南部村庄“一环三纵”道路和穿(跨)京九铁路6个通道。2019年打通生态路下穿京九铁路通道,建成“一环三纵”主干路10公里,开通农村公交,解决8个村20多年出行难问题。生活服务一体化,水、电、气、网等管网和环卫等服务同步进村入户。产业一体化,都市城郊休闲农业初现雏形,全市首个花木交易中心开园,引导传统种植业向高附加值的现代花木展销和乡村文旅服务业转型,带动周边各村流转土地800亩,新增花卉苗木1000亩,带动农民实现增收。33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超过10万元。

俯瞰蓉江新区起步区

下一步,蓉江新区将牢牢把握赣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思路,瞄准更高目标,坚持更高标准,落实“六稳”“六保”,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等方面下足更大功夫,勇挑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担,向“五年成规模”目标发起冲刺。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王凌表示,站在“三年大变样”的新起点,奋战“五年成规模”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苦干实干拼命干、能干会干加油干的劲头,奋力打造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