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高新派出所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重点从改革、培训、科技、考核等四方面,着手破解消防工作任务繁重与警力不足、消防工作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火灾隐患反复出现等困扰基层派出所消防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开展新时期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工作。
改革强基,变“管不好”为“管得好”
为弘扬和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南昌市公安局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按照“警在格中布,事在格中处”的理念,率先推行警格警务机制改革,创新推动警格警务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警格为单元,下沉警种和部门机关警力,撬动属地党政机关和综治社群力量,通过做大做强最基层工作格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以高新派出所为例,派出所以辖区为单元划分2个“警区”,以警务区为单元划分4个“警组”,以小区、村组、生产经营单位为单元划分 14个“警格”,每个警区各由一名副所长负责,每个警组由一名队长具体负责,警格明确第一、第二责任民警,警格之间相互联动、协作配合。
派出所把消防工作作为派出所的一项重要职能融入到警格工作当中,相互兼顾,统筹安排,互不偏废,逐步实现“一警多责”、“一警多能”、“一警多用”,达到消防工作和派出所其他工作“共赢”。
警务改革以来,派出所警格民警开展消防宣传活动102次、检查单位1081家、发现火灾隐患568处、整改火灾隐患231处、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536份、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21份、罚款5000元,实现了零重大火灾事故、火灾事故零伤亡。
培训赋能,变“不会管”为“都能管”
面对派出所警力不足、民警消防业务水平不高、群众参与度偏低等情况,派出所以加强培训为抓手向知识、向群众要警力。
一方面,有计划、分层次,加强对派出所有关人员的消防业务培训,进行“点对点、面对面”消防业务指导,通过专业技能培训让派出所消防民警能够更深刻、熟练的掌握消防工作开展的各项技能,缩短完成单位工作量的工作必要时间,达到不改变警力的情况下在相同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消防工作。
另一方面,加强派出所消防民警与各社区、村委会、单位、企业、学校等相关消防人员的沟通合作,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召开会议、座谈会等形式向广大消防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让他们来自觉地完成各自单位的第一轮消防整改工作,从而有效减轻派出所警格民警的工作量。
2021年以来,共开展派出所民警消防业务培训3期,培训民警、群众200余人次,促使每名参训人员能够独立开展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打造了一支消防监督检查“火眼金睛”和灭火救援“急先锋”的“全能型”队伍。
科技助力,变“老大难”为“不为难”
为解决小火亡人、消防控制室值班员脱岗漏岗等“老大难”问题,南昌高新区消防大队大力推进“智慧消防”建设,不断向常态管控、疑难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赋能,最大限度提升消防工作效能,区消防大队研发了智赣119大数据平台并在各派出所推广应用,通过各方资源共享汇聚,实现了实时监测、智能评估、精准监管。
通过在各个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安装信号采集器,通过专网对单位建筑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实时监测。到目前为止,已感知单位报警125982次。为加强社区末端火灾防控,智慧消防在溪湖北社区建设了智慧消防子平台,接入窄带物联设备1020个。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有条件的行业、学校、社区建设智慧消防分平台、子平台,将数据信息接入总平台。
通过上述措施,基本解决了社会面火灾防控的短板,为稳定火灾形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智慧消防”与派出所“智慧警格”的相互补充,实现了区域管控无感化、信息采集自动化、分析预警智能化,有效维护了警格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考核提效,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派出所通过强化考核机制,将派出所民警履行消防监督检查职责的情况纳入民警日常考核之中,将消防监督工作与责任区民警的评先、晋级、晋职、晋衔、绩效奖挂钩,使其提高行使消防监督职能的责任意识,让民警从不愿管消防工作向勇于、敢于、乐于从事消防监督工作转变。
派出所还要采取奖惩激励方式,对在履行消防监督工作中成绩突出的民警予以表彰;对在消防监督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民警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成效不明显的民警,不予参加年终的评优、评先进;对出现执法过错、导致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给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的,实行过错追究。通过强化考核机制,派出所连续三年消防工作考核名列高新区第一。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