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抗疫“洋”力量:为城市“康复”贡献力量

【解说】近年来,随着四川成都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外籍人士选择在成都工作、定居。本轮疫情发生后,不少外籍居民主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用自己的方式为城市“康复”贡献力量。

12日上午,在成都外籍人士最集中的社区——桐梓林社区,来自南非的任博涵正和他的英国同事丁一睿为外籍商家张贴疫情防控的最新信息。已在成都生活5年的任博涵表示,作为桐梓林社区的两名外籍助理之一,他们的日常工作是帮助社区内的外籍人士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而在疫情期间,他们更多的是宣传推广防疫措施,将最新的防疫信息翻译成英文,方便在蓉外籍人士及时掌握成都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进展,让社区内的外籍居民也能平稳地度过特殊时期。

【同期】外籍志愿者 任博涵

我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外籍人士解决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如果他们的健康码变黄,变红,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他们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我希望未来能在这里做更多的志愿服务,特别是涉外服务这一块,比如外籍人士在文件、签证或者其他有可能遇到问题的方面,帮他们答疑解惑,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解说】此外,他们也是社区内外籍居民的“心理咨询师”。丁一睿表示,疫情期间,不少外籍居民都会因思念家乡而感到焦虑,而有着同样经历的他们能与外籍居民感同身受,更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

【同期】外籍志愿者 丁一睿

有时很多外籍居民更希望有外国人去帮助他们。因为我们可能有着同样的担忧,比如像我们同样有着有时和远在海外的家人很难联系上这样的情况,毕竟在这个时期,没有家人的陪伴显得有些焦虑。另外在桐梓林社区,我们还会收集附近的爱心企业捐赠的防疫物资,送给社区的工作人员,帮忙缓解(物资短缺)的情况。这些检测工作并不简单,我们希望尽力帮助他们。

【解说】今年32岁的德国人何瑞已经在成都生活了一年半时间。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他就主动申请成为了高新区石羊街道盛华社区外籍人士服务中心的一名志愿者。当日上午,在铁像寺水街外,何瑞身穿着志愿者红马甲,熟练地引导着往来的居民扫码、测温。他表示,抗疫无小事,成都应对疫情的反应非常快,民众也非常配合。

【同期】外籍志愿者 何瑞

今天早上我们的工作是确保民众(进入公共场所时)扫描墙上的健康码,他们通过“微信”扫码,我们就可以了解他们曾经去过的地方,这(对疫情防控)非常有效。我认为成都对应疫情做得很不错,我很欣赏这座城市的应对效率。我认为(这些措施)也能让民众(在抗疫中)更有参与感,也更经常配合检测。因为当下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些措施)有些恼人,但一旦民众理解了(这些措施的意义),他们也会更加配合。

【解说】而来自尼泊尔的独立摄影师阿马尔也选择走到抗疫一线。不仅是向外籍人士提供帮助,他也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成都抗疫的点点滴滴。阿马尔介绍,在蓉的4年时间让他感觉他已经真正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份子,他希望通过自己的镜头将抗疫的成都速度、中国效率宣传出去。

【同期】外籍志愿者 阿马尔

因为我们同为人类,不管我们在中国还是在哪儿,我们都必须一起抗疫。只要团结起来,我们就更强大。我可以说两种“语言”,成都话和英语,(所以)我尽我的努力去帮助更多的人,作为一个志愿者。作为一个摄影师,我希望可以向世界分享我看到的真实的中国。

杨予頔 四川成都报道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