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外科治疗越来越人性化和精准化,已经从可以耐受的最大治疗转变为最小的有效治疗。”近日,江西省南昌市人民医院乳腺中心主任曹亚丽做客人民健康“推动乳腺癌诊疗创新重塑患者美丽人生”系列节目,围绕乳腺癌筛查、外科治疗发展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强化“两癌”筛查 守护女性健康
“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曹亚丽认为,中国女性乳腺癌具有以下发病特点,一是发病年龄早,中位发病年龄要比西方发达国家早10-15年;二是确诊时间较晚,中晚期患者人数较多,且早期乳腺癌患者比例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三是5年生存率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曹亚丽说,乳腺癌是影响我国妇女健康的重大疾病,开展人群筛查是促进该疾病早诊早治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我国出台了系列政策并采取相应举措,例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宫颈癌筛查工作方案》和《乳腺癌筛查工作方案》,提出为适龄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服务。两癌筛查服务对象范围由以往的农村适龄妇女扩大为城乡适龄妇女,优先保障农村妇女、城镇低保妇女。她认为,这些政策和举措进一步指导了地方政府加强乳腺癌等疾病的筛查组织管理、完善筛查流程并提高筛查质量和效率,真正提升广大妇女的健康水平。
加大科研创新 惠及更多患者
随着基础科学、临床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乳腺癌临床诊疗、研究转化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包括治疗模式多元化、创新药物的涌现等,多方驱动进一步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近年来,我国医学团队在科研转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乳腺癌诊疗带来了新变革。”曹亚丽介绍,尤其是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已成为当前乳腺癌的主要应对策略,从精准检测到精准治疗,我国自主研发的技术专利有效助力中国乳腺癌患者获益。同时,药物的更新迭代推动了临床理念和用药更新,也改变了乳腺癌的治疗格局。曹亚丽以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为例介绍说,该领域在药物创新等方面进展显著。例如,大分子单克隆抗体从单靶走向双靶、小分子激酶抑制剂(PKI)的应用成为肿瘤临床治疗的热点等。另外,我国原研创新产品也取得突出成绩,术前、术后治疗以及晚期乳腺癌治疗的药物选择多样化,极大改善了HER2阳性患者预后,为患者带来更经济、更便捷的治疗选择,获得了临床广泛应用和认可。
“纵观这些年我国乳腺外科的发展,我们发现精准医疗理念对乳腺外科诊疗实践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曹亚丽说,随着乳腺癌临床研究数据的优化更新,乳腺癌的外科治疗已经从局部解剖学为基础的乳腺癌根治术转向以全身生物性改变为指导的微创发展,手术创伤越做越小,准确度越来越精细,推动了乳腺癌的外科治疗模式从可以耐受的最大治疗转变为最小的有效治疗。此外,在乳腺癌临床治疗手段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乳腺外科也应充分发挥其在多学科协作诊疗中的积极作用,实现模块化、弹性化和精准化的整合,并坚持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治疗需求。
关注基层医疗 提升诊疗水平
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乳腺外科仍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并且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进一步加强外科诊疗水平,曹亚丽建议,一是诊疗策略要偏向更准确、更经济的诊断方式,例如,相较于乳房切除的活检,空心针穿刺治疗会更加经济便捷;二是要探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综合治疗模式,即在保证疾病治疗的前提下注重美容维护,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保乳、手术切除后的乳房重建等;三是外科学与其他学科要互为补充和融合,秉持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理念,结合个体差异化病症,根据不同的分子分型,临床可选择组合模式给予患者全身性治疗。
据了解,曹亚丽所在的南昌市人民医院于2017年牵头成立了江西省乳腺专科联盟,通过义诊咨询、疾病普查、会诊以及帮助基层医院建设乳腺专科等形式,全力提升江西省内的乳腺学科水平。回顾这6年的联盟工作,曹亚丽十分感慨,她说:“多年来,我们通过人才培养、医疗技术帮扶等措施多维促进乳腺优质诊疗技术和资源下沉,并打造了乳腺癌筛查、诊疗、康复、教育一体化的乳腺健康医疗服务平台,持续推进江西省内乳腺诊疗服务流程、学科建设、管理水平和诊疗技术等方面高质量发展,提高乳腺临床诊疗新技术、新方法可及性,促进更多女性患者享受权威性和个性化并存的医疗服务。未来,我们会继续秉持初心,也欢迎更多医疗机构的加入,聚力推动乳腺癌的防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