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两江两区城乡环境整治项目(一期)是由市城管局牵头的重点项目,总投资2.53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消除城区内雨污管网分流的空白区域,改善滨江一渠、二渠等城区水系水质条件。市城管局立足该项目,聚焦强化组织保障、破解项目难题、先锋示范引领,推动党员干部投身项目攻坚一线,以“绣花”的功夫做精城市环境治理。目前,该项目已完成总进度的78%,滨江一渠、茶山片区等工程全部竣工,仙来片区也进入收尾阶段。
超前布局,念好组织保障“四字诀”。一是突出“早”字。根据“支部建在项目上”要求,“先人一步”盯紧项目抓党建,项目开工伊始便早早成立了项目攻坚党支部,开展授旗仪式,让党旗飘在项目攻坚一线。“快人一拍”早开展支部联建共建活动,已组织市城管局机关党支部、市政管理局党支部等“进工地”开展主题党日联建活动5次,推动党员进项目、解难题。二是跑出“快”势。依托党组会、班子例会、主题党日活动,快速动员、层层部署,专项调度、压茬推进。第一时间制定任务清单,根据需要点“兵”派“单”,落实分管领导和项目联系人,确保责任到人。三是鼓足“全”劲。为确保攻坚战术落得精准,项目前期准备阶段,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共商方案、共提对策、共解难题,派出专员跟踪督办。项目建设阶段,实时“问计于民”,征集到社会各界“献计”50余条,项目攻坚党支部及时研究,推进金点子“落地生花”。四是凝聚“合”力。将“项目攻坚年”与模范机关“质量提升年”深度融合,精准匹配“所需”和“所有”,结合项目实际制定了12项任务举措,推动“城市绣花针”党建品牌融入到项目攻坚行动中。
应对变局,打好破解难题“组合拳”。一是问题自查整改提升。依托项目攻坚党支部,通过“每日一小结、每周一通报”,列出问题清单,完善内部消化机制,实施“局领导挂点”推动,结合支委会、主题党日活动,与相关城建领域、局属机关等党组织党建联建,提升问题自查自纠能力,争取小问题不出项目。比如在组织党员走进项目附近群众家中倾听意见过程中,收到了关于施工噪音太大、排污管道淤塞导致生活污水排出不畅等情况反映,党员就给挖机装上了“鞋垫”,连夜加铺管道疏通积水,努力把群众矛盾化解在一线。二是座谈研讨纾解困境。对于相对棘手的问题,项目攻坚党支部及时上报市城管局党组,“每周一调度、每月一座谈”,实行问题清单销号管理机制。通过市城管局主要负责同志、相关部门和项目负责人等共同研讨协商,推动“滨江路1号桥下水渠油污污染”“部分施工建设门类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等困难问题整改销号,实现大问题不上交。三是领题调研突破束缚。由书记带头认领并完成了《两江两区城乡环境整治项目调研报告》,推动解决了管网普查不够彻底,小区原有管网错接、漏接、损坏、堵塞问题没有包含在图纸改造范围,以及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军用光缆协调难度大等5个问题,突破项目建设层层束缚。
开拓新局,矢志扛旗争先“显担当”。一是转变作风促实干。在项目上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开展讲授廉政党课、签订廉洁承诺、把控廉政风险系列活动,把“城市清廉花”党风政风监督品牌树立在施工一线。以创“市优”争“省优”为建设目标,激发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克服项目规模大、分布广、工期紧、任务重等困难,夙夜奋战抓质量、顶风冒雨抢进度,推动项目建设又快又稳。二是修炼内功强本领。率先开设“工地‘绣花’学堂”,充分利用周末、雨天等休工时间,聘用项目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为讲师开展项目攻坚专题授课,授课内容既注重传承利用中国建筑文化中的优秀元素,也注重学习西方成熟的项目管理模式,在文化碰撞中寻找共通点、形成共鸣,为项目建设增添动力、注入活力。三是实践成长建新功。把抓项目作为强能的最好机会、赛马的最强战场,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教育培养,帮助他们实践锻炼、磨砺成长。目前在该项目上已转正1名党员,发展1名入党积极分子,收到3份入党申请书。其中,熊琛同志为项目出智、出力,伴随着项目一路成长,在项目上成为一名正式正式党员。滨江一渠片区施工建设期间曾发现有污水混入,为避免后期返工,熊琛同志主动担当、迎难而上,带领队伍不分昼夜在9.1公里的管线上走渠道、下箱涵、取水样,排查出5处污水混入点,并迅速启动整改方案,改善稳定了渠内水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