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量突破10万 平移技术42项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一期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今视频(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今日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获悉,经过6个月建设,该院门诊量突破10.3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73.89%,住院突破7000余人次,同比增长49.69%,手术量同比增长204.72%,平移技术42项,教学、科研和管理同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2022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以江西省妇幼保健院为依托,获得国家发改委第三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项目获批后,重医附属儿童医院与依托医院一道携手合作,在原新生儿科、儿保科和儿内外综合科的基础上,加快建设速度。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划拨1.6万平方米的业务用房,用于过渡期建设,基本满足一期400张床运行空间需要。

通过半年建设,实现门诊、住院量双增长。2023年上半年门诊量共103502人次,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73.89%;出院病人7028人次,同比增长49.69%,床位接近300张;手术共323台次(三、四级手术301台次),同比增长204.72%。最高单日门诊量达到945人次,超过建院前单日最高门诊量424人次的122.87%;单日最高住院量292人次,超过建院前的28.07%,四级手术达到20%左右,门诊患者满意度96.87%,住院患者满意度98.62%。新生儿中心获得省级新生儿疑难救治中心。

通过建设,管理、技术平移效果明显。平移重医儿童医院管理制度100余、临床新技术42项,6项技术填补江西省空白,特别是实现了纤支镜和消化内镜技术的平移,为进一步实现技术平多打下基础,实现了“病人不动医生动”、争取“大病不出省”。

现科室发展路径清晰。重医儿童医院江西医院实行以“专业组发展专科模式”,实行“成熟一个专业组,发展一个专科”的战略,医院派出50名专家,涵盖28个专业,形成17个临床专业学科和11个平台医技科室专业组模式,以专业组推动学科孵化。现已组建完成7个临床科室,包括新生儿科(4个病区)、儿保科、综合内科(2个病区)、综合外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眼保健科和门诊部,床位接近300张。形成了内外科多学科会诊机制和门诊、住院运行机制,开展远程医疗服务9次,指导依托医院42名医护技人员的进修培训。

教学已有起步。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项;获得儿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开启招收住培生的目标;正在商洽接收南昌大学100个儿科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科学研究氛围正在形成。已发表联合署名重医儿童医院江西医院的SCI论文4篇,联合发表论文3篇。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已申报各级科研项目35项,获准8项。积极开展科研论文写作、课题申报等工作,开展专题培训126场次,线上会议20次。

人才梯队正逐步搭建。现医院人员总量接近400人,职工398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2人(占比8%),中级职称134人(占比34%)。医院实行了本部专家和当地医生“结对子”活动。开展“结对子”30个,同时派出人员到本部进修。现第二批人才招聘引进工作积极推进中,争取招聘到优秀医护人员。

品牌平移初显成效。加强与主流媒体沟通推广医院品牌,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报道。召开新闻发布会2次,向外媒发送宣传稿件300余篇次,科普推送100余篇、名医名院专访8期、抖音科普视频制作20余个。积极开展义诊进社区、进校园、进区县活动,受益群众3000多人次;救助帮助15个贫困患儿,累计救助金额10万余元。品牌正在搭建,“儿童看不好病就到重儿江西医院”品牌正在形成。

据该院执行院长介绍,下半年该院将推行本部专家定期到江西坐诊制,建立专家工作室,继续推进“病人不动医生动”,力争“大病不出省”,努力将重儿江西医院发展推向前进,造福江西广大儿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江西医院 供稿)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