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修水县:改善农村环境 建设宜居乡村

农村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影响乡村“颜值”,降低百姓生活品质,是和美乡村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九江市修水县开展农村建筑垃圾整治攻坚提升行动,经过不懈努力,全县农村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得到根本治理。

7

强宣传  整治氛围浓厚

坚持统一思想,周密组织部署,“一盘棋谋划、一股劲落实”,为整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下发《关于对全县农村建筑垃圾治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的通知》,制定《修水县农村建筑垃圾整治攻坚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组织下乡督查指导,分别与36个乡镇主要领导、重点村(居)书记“面对面”交流。 

2

持续强化宣传,营造整治浓厚氛围。采取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用广播、电视宣传农村建筑垃圾的危害性,下发宣传手册,召开屋场会、板凳会,集思广益,提高群众认知度。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组长、乡贤、产业大户等社会力量,带动村民广泛参与农村建筑垃圾整治行动。采取多种形式,着力营造全民关心、全民支持、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农村建筑垃圾整治认知普遍提升。在全县范围内逐级召开农村建筑垃圾整治攻坚提升行动动员大会、整治推进会、各村(居)动员会及保洁员培训会,开展多次明察暗访以及日常下乡督查指导,乡镇重视农村建筑垃圾整治工作,目前已有28个乡镇开通了建筑垃圾乱倒举报热线,建立“有奖举报”机制,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建筑垃圾整治行动,普遍提升群众对建筑垃圾危害的认识。

3

抓短板  建设消纳场所

针对农村建筑垃圾“无处可去”的现象,实地调研考察,抓好农村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按照《方案》要求,全县各乡镇至少设置一个建筑垃圾消纳场所,有条件的每个村(居)设置一个,完成挂牌使用,配齐作业设备,落实专人管理,截至目前,已有 30个乡镇建立了农村建筑垃圾消纳场,其中24个乡镇完成了挂牌使用,从根源上解决了乡镇建筑垃圾“无处可去”、乱倾乱倒的难题。

5

该县何市镇通过在建好消纳场所、规范使用施工围挡、做好建筑材料覆盖、探索创建“砂石银行”、美化垃圾设施外观、加强行政执法力度等方面发力,有效解决农村建筑垃圾整治的堵点、难点、痛点,提升全镇人居环境质量。西港镇及时召开镇村干部座谈会,就如何做好建筑垃圾整治攻坚行动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建议,按照“分工负责、疏堵结合”的原则和“网格化”的管理模式,研究制定开展建筑垃圾整治攻坚行动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实行驻村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将全镇分成42个网格责任区并明确责任人,营造人人参与和支持建筑垃圾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 

全县各乡镇积极探索创建“砂石银行”,打造特色亮点,由乡镇政府牵头,科学选址,由县城投公司回收农户多余砂石,并将砂石销售给需要的农户,解决剩余砂石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乡镇农民建房影响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的现象,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要求各乡镇农户建房区设置施工围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安装自动喷水抑尘设施。施工围挡由乡镇或村(居)委会统一购买备用,按需出租,并签订使用协议,也可由群众自行购买或租赁,截至目前,已有20个乡镇统一购买了施工围挡,农民建房一律规范使用施工围挡。着力抓好乡镇集镇、主干道沿线规范使用围挡,进一步提升城乡环境整治风貌。要求各乡镇主干道沿线、集镇可视范围内一律不得出现成片建筑垃圾。暂时堆放在施工围挡外的建筑材料要用绿色防尘塑料网、土工布等进行覆盖,不能裸露;剩余的建筑材料要及时转运“砂石银行”,建筑垃圾转运到建筑垃圾消纳场,截至目前,通过对全县农村建筑垃圾治理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基本全面清除县内茅界线、良山线、柯龙线、修清线、修万线、婺桃线等主干道沿线,乡镇集镇及镇村主干道沿线建筑垃圾乱堆乱放、乱倾乱倒的现象。与此同时,为了加强源头管控,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要求在农民建房审批时收取建筑垃圾处理保障金,用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清运处理等相关费用。

建机制  形成“修水经验”

9月17日上午,该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召开全县农村建筑垃圾整治攻坚提升行动现场推进会。会议强调,要切实解决建筑材料乱堆乱放、建筑垃圾乱倾乱倒问题,不断提升村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打造一批“乡镇样板”,形成农村建筑垃圾整治“修水经验”。

6

1

县城乡环境整治办把农村建筑垃圾治理作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重要指标,持续优化督查考核机制,采取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农村建筑垃圾专项督查,并对各乡镇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全县通报,督查结果计入月评和年终总评。各乡镇也把农村建筑垃圾治理纳入村级年终考评重要指标,完善保洁员考评机制,调动保洁员的积极性。

4

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乡镇党委、政府通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具体责任人,制定和完善农村建筑垃圾整治攻坚提升工作相关制度,带动村民广泛参与环境整治行动,鼓励村民参与整治决策,让村民成为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执行者和监督者,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在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开展卫生示范星级文明村组、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不断提升村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有效推动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罗正兵 朱修林)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