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云雾”显肿瘤,一体化诊疗方案为“新生”保驾护航

产前“犀利”诊断为“知心”

微信图片_20231222092705

近日,江西一名孕32周的孕妈妈在当地医院彩超检测异常,建议前来江西省儿童医院进行胎儿心脏超声四级诊断进一步检查。

江西省儿童医院心脏彩超室主任俞波为其进行检查,诊断提示胎儿右侧心腔占位(横纹肌瘤可能),三尖瓣轻中度反流,胎儿阵发性心动过缓。

微信图片_20231222092723

俞波介绍,胎儿心脏彩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产前胎儿心脏超声四级诊断技术,可全方位实时观察胎儿心脏结构、血流、心肌回声、节律及心脏功能,让孕妈获得产前诊断、随诊、预后判断的较好体验,全面、系统、安全评估胎儿先天性心脏疾病。

产后转运抢救“超速”心

男婴出生后面色青紫、呼吸急促,进食精神状态不佳,心律失常,心跳最快高达250次/分。江西省儿童医院NICU转运团队立即前往其出生医院,顺利将患儿转运至医院NICU,并联系小儿心脏病治疗中心副主任医师郭晨及住院总医师王兵共同参与抢救,急诊床旁超声结果显示右侧心腔多发占位(横纹肌瘤可能),卵圆孔未闭,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经综合考虑男婴确诊为心脏横纹肌瘤。

微信图片_20231222092726

主任医师邹勇介绍,心脏横纹肌瘤是一种心肌细胞错构瘤,是儿童原发性心脏肿瘤,多位于心室壁或室间隔,少数可能会累及心房及瓣膜。多见于婴幼儿、儿童。孕期若发现胎儿有心脏横纹肌瘤可能,需及时做好应对治疗预案。孩子出生后,可能会存在心脏功能的异常,肿瘤较大可致心室通道梗阻,引起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诱发心衰,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男婴出生后心脏肿瘤引起梗阻症状明显,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及低氧血症。心胸外科团队经讨论,认为应尽快进行手术切除肿瘤消除隐患,建立正常血流动力通路。

术中“刀尖起舞”齐力救心

微信图片_20231222092729

在征得家属同意后,邹勇、涂洪强等组成的心胸外科团队与手术室、麻醉科、体外循环团队密切配合,当日即为患儿在急诊体外循环下行心脏肿瘤切除术。

术中见心脏内可及一不规则形状肿瘤,大小约4cm*3cm*2cm,跨三尖瓣,质地硬,活动度差,呈浸润性生长,前后瓣膜及乳头肌均受累。邹勇带领团队在保留周围组织前提下对肿瘤采取部分切除的方式,一点点地将心脏内的“异常组织”及时切除,且由于三尖瓣前后瓣受肿瘤侵蚀,发育极差,还为其完成了三尖瓣瓣膜成形术,手术经过3个多小时顺利完成。

术后严密监护获得“舒心

微信图片_20231222092732

术后转运至小儿心脏病治疗中心重症监护室(CICU)。在CICU专业医护人员数个昼夜的严密监护下,男婴心功能逐渐恢复。

目前男婴已出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