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来接宝宝出院的王女士夫妻二人满怀欣喜地将一面锦旗送到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手中,感谢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对他们早产儿宝宝的精心治疗和细心呵护,而这面锦旗的背后是一个关于爱、坚持与信任的故事。
原来,4月上旬,王女士的宝宝因“胎龄31 4周,体重1.3kg”由产科转入新生儿科重症新生儿监护室治疗。因为早产,宝宝出生后出现反应差、呼吸急促等问题,同时还存在肺部发育不成熟,这无疑为他的生命之旅带来了更多挑战。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呼吸机辅助通气、脐静脉置管静脉营养……针对宝宝的病情,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精心制定了一系列诊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展开了全方位的救治。
在住院期间,科室医护人员细心呵护着这个早产“天使”,结合病情变化不断调整诊疗、护理方案。每一次的用药、每一次的检查,都极其谨慎用心。初期,宝宝吸吮吞咽能力欠佳,医护人员凭借着专业与耐心,一点一点地为宝宝增加奶量,调整喂养节奏,从最初的每次5毫升,慢慢增加到6毫升、10毫升……逐步让宝宝适应并进入正常的喝奶状态。宝宝住进暖箱后,医护人员为其进行“鸟巢”式护理,将柔软的毛巾布置成类似母亲子宫内的边界感和安全感,让宝宝处于一种舒适的蜷缩状态,减少宝宝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帮助宝宝保持安静和睡眠,促进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这种护理方式可以减少宝宝的惊跳反射,让宝宝感到温暖和被保护。
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日夜坚守在宝宝身边,密切关注着每一个细微变化。她们每天为宝宝拍下照片,与宝宝家属通过微信及时沟通,让家属能第一时间了解宝宝的情况。在宝宝基本情况稳定后,医护人员认真地教导宝宝妈妈进行袋鼠式护理,让宝宝直立式或倾斜地俯卧在妈妈的前胸进行皮肤接触,让宝宝感受妈妈的心跳、呼吸及肠蠕动声,为其提供所需的温度及安全感。这种直接的皮肤接触能促进宝宝的生理稳定,调节宝宝的呼吸、心率和体温等。袋鼠式护理还有助于宝宝更早地开始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促进宝宝的营养吸收和消化。而且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力,促进宝宝的身体和心理发育,同时也能缓解父母的焦虑情绪,让父母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宝宝的照护中。
在这艰难的过程中,孩子的父母心急如焚,却也始终心怀希望,他们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给予了医护团队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宝宝成功闯过呼吸关、感染关、黄疸关、喂养关,体重增长至2.5kg,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迎来了新的生命曙光。
5月22日,这个充满喜悦的日子里,宝宝康复出院。“感谢大家对我宝宝的照顾”,宝宝妈妈满怀感激之情,特意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医术精湛,护佑新生命。大爱无限,暖心如家人。”这面锦旗承载着他们对医护人员无尽的敬意与感恩,是对医护团队的最高赞誉。
在这场与病魔的激烈鏖战中,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们用行动书写了责任与担当的壮丽篇章,他们的关爱与付出不仅为宝宝创造了生的奇迹,也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医护人员伟大的职业精神和仁爱之心。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