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江右时评:做好文旅融合“+”文章

近年来,国内旅游人数和消费水平迅速增长,据媒体报道,2024年的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

国内旅游数据的持续增长,让人看到旅游产业发展的巨大前景,众多成功案例让各地区将文旅产业视为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但要真正把文旅产业做成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蛋糕”而非“鸡肋”,需要各地立足顶层设计,潜心谋篇布局,厚植发展沃土,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事实上,在旅游产业发展建设过程中,“跟风潮”式的“形式主义”一直存在,自国家文化和旅游机构整合以来,“文旅融合”成为了席卷全国的热潮,但一些地区在响应国家号召时,把“文旅融合”当作文化与旅游资源的简单叠加,单一的景区游览、静物展示、文字讲解等旧有业态,极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其次,民族聚居的特性使得相近地区文化习俗相似度较高,后发者在发展文化旅游资源时,面临的竞争压力较大,有时耗费了大量建设资金,却吸引不到游客,或者是看不到投资回报可能,或者是在经历短期的热潮后,再度被“打回原形”,早前进行修筑的景观与建筑也难以持续维护,陷入一片萧条景象。在此背景下,打造新的文旅产业,或耗费资金开发新的旅游景观,显然是行不通的,各地必须通过盘活传统文旅产业存量资源,用转型升级打造新的业态增长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国内旅游市场中,“文化+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将艺术作品、地方风俗、传统文化、非遗传承技艺融入到旅游全过程的创意之举让人目不暇接,文博看展、文艺汇演、沉浸体验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可见,文旅深度融合的背后,实则是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一是要进一步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展更多兼具故事性、娱乐性、艺术性的沉浸式项目,把游客从“看画人”变成“画中人”;二是要建立文旅品牌,提升知名度,从淄博的“烧烤”到哈尔滨的“冰雕”,打造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形成独特的文化品格和文化魅力是上佳的选择;三是求同存异,对于地区旅游同质化严重的情况,要做好更大层面的“区域性休闲产业发展规划”,在发展共同文化支撑起区域文化旅游品牌的同时,在具体层面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李一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