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赋能宜春市急救中心破解群众急难愁盼健康问题

今年以来,宜春市急救中心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通过“互联网+”赋能,破解群众急难愁盼的健康问题。

智慧急救解群众之“急”。大力推广应用高级调度在线生命支持系统(ADLS),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前,为呼救者提供专业化的远程电话指导自救,有效填补院前急救“空窗期”。特别是在呼吸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患者海姆立克急救等生死关头,ADLS系统屡创生命救援新时速,为院前急救赢得“白金4分钟”的宝贵时间。目前,已应用ADLS系统成功指导患者自救数万例,急救响应效率提升48%。

数据赋能破群众之“难”。针对群众医保报销病历调取难的问题,推出“数据代跑”服务,与医保部门建立协同机制,凡意外伤害的患者医保报销所需病历资料,由医保专员统一在线上发至市急救中心病案室调取,通过“赣服通”平台线上传输至医保服务窗口,群众无需携带证件往返奔波,实现“一次提交、全程网办”,构建起便民服务新生态。目前已完成病历线上调取400多份,群众办事效率显著提升。

数字改革解群众之“愁”。通过升级120调度指挥系统云平台,集成电子病历、移动支付及电子发票等功能,构建“出诊—收费—开票”全流程线上服务链,医疗票据进入无纸化时代。如医疗服务收费电子发票由财政部门统一监制,实时通过短信发送至报警人手机,可网上查验、下载、存储和打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现实。目前,已开具电子发票6000多份,患者就医结算平均耗时缩短60%。

科普惠民应群众之“盼”。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普宣传,利用“宜春市紧急救援中心”微信公众号和抖音、省级媒体等线上平台刊发科普文章,扎实开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安全与急救科普宣传。同时,在“1·20国家急救日倡议行动”“3·5学雷锋志愿服务日”“5·12国家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日,组织开展线下的“全民急救培训科普行动”,向公众普及如何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AED操作使用等急救知识和技能。目前,已线上刊发科普文章60多篇,线下开展科普宣传活动10多场,惠及群众数千人次。(肖啟)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