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袁州区在全省优质稻米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

在2024年全省优质稻米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工作会上,作为三个典型发言单位之一,袁州区围绕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主题,就新机制、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五个方面,作了长达17分钟的经验介绍,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高度评价。

图片1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种植双季稻,稳定粮食面积,同时要求扩大油料种植,但光温资源有限,稻油争田、产量与质量两对矛盾日渐凸显。“稻稻油”“稻再油”种植模式是解决稻、油争田矛盾的重要途径。为探索解决稻-稻-油茬口衔接矛盾,推动优质稻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该区连续两年承接了“全省优质稻米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选择优质稻机械化育秧机插“补短板”新技术和优质稻全程机械化新技术集成稻稻油新模式,立足该区优质稻米产业基础开展重大技术协同推广工作。

图片2

一是新模式。实行“4+1+N”推广模式,实行扁平化管理。推动实施主体“一对多”,直接与四级专家对接、沟通、交流,在田间地头解决技术难题,减少沟通、推广的中间环节。 通过乡级自行培训、区级组织培训、推荐参加省、市培训和主体队伍的示范带动,以最简单的程序、最少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将专家技术转化为主体技术、专家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

二是新机具。为推动项目实施,支撑新技术推广,该区引进了精量播种机、油菜一体移栽机、油菜割晒台等新机具,以利于选择生育期较长的优质稻品种,延长水稻第二季在大田的时间,获得更多光温资源,提高稻米品质。

三是新品种。开展“中科发早粳1号”长龄壮秧机插实验,利用粳稻耐寒性较好的特点,提前育秧,以下茬作物向前延伸育秧时间,可以提高效益,提升群众对稻稻油模式的认可度。

四是新技术。通过运用长龄壮苗机插(抛)技术和油菜分段收割技术,为稻稻油争取更多光温资源。

五是新模式。针对袁州地处丘陵、光照积温不足等特点,探索适合本地部分丘陵地区的双季稻“早插晚抛”全程机械化模式,解决机插秧秧龄相对不足、茬口衔接时间紧等问题。

下一步该区将继续探索“稻稻油”品种、技术、茬口等最优匹配模式,扩大示范推广范围,挖掘光温资源,提升单位面积土地产出效率,推动该区优质稻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袁州区农业农村局 谢敏)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