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谈丨谨防基层派驻“走过场”

近年来,各地持续深化推进“放管服”改革,将权力下放至基层一线,为基层干事创业提供了便捷有力的环境。但“放管服”改革涉及民生的边边角角、方方面面,内部改革任务非常繁琐,基层人手少,既要理顺关系又要优化服务,对基层统筹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妥善解决此项问题,不少地方单位采取派驻方式,由本单位出人到各基层联系点办理相关业务,既能保证基层力量充足,又能提升相关业务规范性条理性。

对于基层单位来说,派驻是好消息,人手多了也不占用编制,相当于不计报酬的“海螺姑娘”。但对于派驻单位来说,此项工作却存在操作上的困难。单位认为,如何选好派驻人员是难题,如何做好派驻人员的心理与情绪工作更是难题。派驻人员认为,派驻后,相比于机关工作的同志就少了许多提拔重用的机会,也不属于派驻单位的“自己人”,就算自己努力工作,也难有一番天地。诸多因素叠加,导致许多干部听“派驻”就摇头、许多单位闻“派驻”犯难。久而久之,基层派驻工作成了“烫手山芋”,逐渐滋生“走过场”趋势。

笔者调研时发现,基层派驻“走过场”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一是牌在人不在。派驻单位在镇街挂了牌子,要么是因为没有全脱产,干部两头跑,分身乏术,要么是因为干部自身选择灵活上班,挑时间来派驻办公,甚至有时候需要乡镇出人来顶岗工作。二是人在牌子不在。派驻单位还未完全建立基层派驻机构,就着急将干部下沉,时间久了,干部派驻“名不正言不顺”,相关经费福利也未能得到保障。三是人和牌子都一直在。此现象比较普遍,部分派驻干部一干就是许多年,不挪窝、不跳坑,虽然兢兢业业干了许多实际工作,却错失了许多提拔任用的机会。或许有人认为,只要为当地老百姓服好务,基层派驻工作就算落到实处。但笔者认为,关怀干部与为民服务两者并不矛盾,若只能取其一,这是“走过场”的表现,更是“不作为”的体现。

谨防基层派驻“走过场”,要强化制度支撑。要完善选拔机制。以“政治过硬、素质过硬、能力过硬”为标准,选拔一批年轻干部到基层派驻岗位历练成长,明确派驻年限,避免无限期派驻情况。出台轮岗选人规定办法,结合年龄、专业等要素开展提前考察,推动派驻工作不断档、不掉线。要完善后续使用机制。将派驻经历纳入提拔任用标准,特别注意若未到派驻年限不能提前提拔,避免“钻空子”行为。选树、塑造一批基层派驻人员先进典型,推荐其参加上级重大会议、参与评选表彰,增强获得感幸福感。要重点下发考核权力。将考核权力适量下放至基层派驻单位,由原单位与派驻单位共同判定工作成效,加强干部与派驻单位情感联系与工作联系,推动干部更好服务基层,实现“客人”到“家人”的转变。(罗淇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