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太快,不小心就要上班了。于是每年都会得的病----节后焦虑症来了。想想马上要离开温暖的被窝---焦虑;想想马上就要面对讨厌的领导---焦虑;想想又要吃难吃的食堂饭菜也焦虑,反正想啥啥焦虑,索性拿起手机刷刷别人的看法,结果看到别人都在焦虑,于是更焦虑了。 这就是节后焦虑症且无解,你有吗?
传统过年,是一个以“和”为中心的节日氛围。大部分人可以名正言顺“好吃懒做”,不去想太多,明明白白就是要好好过年。而过完年之后,必须无缝衔接“工作状态”,进入快节奏的工作内容中去。精神上的懒散,加上生理上的懒惰,本能地排斥,焦虑自然而然开始增长。节后焦虑是因为节日欢乐两种心里场景的强烈对比,节日里亲朋好友相见,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喜,大家都沉浸在节日气氛里。心情愉悦,自由开怀,人的精神状态相当放松。但一想到节后上班,一想到拼命赚钱,一想到要离开老婆孩子,心里暗自神伤,焦虑不安。
该怎么办呢?大道不可违,春节是民俗,上班也是铁律,人不能永久处于“休息”状态,还是要“劳动”,还是要工作,这样社会才会“平衡”运转,否则违反规律。“心律”自我调节,到了初五,每个人要给自我暗示,“快要上班了”,麻将少打一点,酒少喝一点,纵情的状态收敛一点,给上班留三分余地。情势善于研判,对自己发展趋势,行业发展趋势,国家经济发展趋势要有个基本判断,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状态”下,因此我们都在市场竞争里实现自我价值,紧跟时代,瞄准目标,自然不会迷失方向。(王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