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降低农村人情负担。
农村人情负担一直以来广受热议,如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问题。对此,从国家层面到村规民约,都及时跟进一些措施,此类陋习风气得到一定程度上的遏制和扭转。然而,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人情社会,维系人情是维护社会关系的基本手段,当村规民约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约束时,那么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
在广大农村地区,“礼”是一个最常见的习俗。一开始,“礼尚往来”之间本来并没有太多负担。但随着攀比和面子作祟,或者错误的婚恋观、金钱观的影响,不良风俗不仅侵蚀社会风气、颠覆公序良俗,有的甚至“因婚返贫”“随礼返贫”,逐渐成为农民不能承受之重,有的还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
“礼”的变味,既是人情之殇,更是发展之痛。降低农民人情负担,移风易俗毫无疑问是关键。但是移风易俗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儿,而是需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本身就是村民集体活动的地方,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用来操办红白事再好不过,还可以节省村民一大笔费用。在一下子无法彻底改变陋习的情况下,这种为“礼”做减法的硬措施,不仅接地气,还有人情味,又可以彰显各地在基层治理中的担当和作为,对于农村发展大有裨益。
降低农村人情负担,是精神之变,也是破立之变。鼓励地方提供普惠性社会性服务,只是从局部改善人情负担,是辅助性的,而非治本之策。近年来,各地在降低农村人情负担方面,也做了许多有益探索,比如鼓励“零彩礼”、发布“限高令”,以及各类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都是旨在形成新的风气。要大幅度降低农村人情负担,还得从转变农民观念入手,既要纠正纠偏,也要积极引导,更要疏通民意,多管齐下,把移风易俗的各项行为转化为村民的行动自觉,让文明新风劲吹广袤乡村大地。
请输入验证码